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0548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0
《论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应用 提要:模糊语言学是介于语言学与模糊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由于它是介于语言和言语模糊现象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方法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指导和研究。虽然模糊语言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在国内将它与英语教学一并研究的例子并不太多。而且在传统理念中,人们过分强调语言教学要注重精确,忽略了“模糊”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将对模糊语言学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论述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必要性。关键词:模糊语言学;精确性;英语教学一、引言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模糊语言学被应用于英语教学。模糊概念源于模糊理论,最初是由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控制论专家Zadeh教授于
2、1965年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但人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模糊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大致把握它们。”这种模糊性是普遍、绝对的。自然语言是区别于数理语言以及机器语言等人工设计的语言,由于人们通过言语来表达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抽象思维,模糊性的存在与自然语言是密不可分的。10中国模糊语言学研究始于70年代末。伍铁平(1979)在《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他从语言的模糊性质、发展、标识单位、模糊概念等方面初步探究了模糊语言,为我国模糊语研究的发展揭开了序幕。此后
3、,人们从模糊语的各角度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如模糊语言学的学科建构(张红深,2009)、模糊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标准(李金树,2012)、语用学视角下的模糊语言学(梁琦秋,2012)等。二、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1.英语本身具有“模糊性”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共同作用下,英语这种自然语言便具有了“模糊性”这一本质特征。它体现在“变动型模糊”和“缓和性模糊”。其中,“变动型模糊”包括“程度变动型模糊”(如sortof,kindof,somewhat,moreorless等)和“范围变动型模糊”(如approximately,essentially,somethingbetwe
4、enXandY,roughly等);“缓和型模糊”包括“直接缓和型模糊”和“间接缓和型模糊”。“直接缓和型模糊”表示说话人对某事所作的直接猜测,或指说话人表示他对某事持有的犹疑态度。如:Ithink,Iassume,Isuppose,I10wonder等。“间接缓和型模糊”则不直接表示说话人本人的推测或猜疑,而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从而间接地表达说话人对某事的态度、看法或认识,如:accordingtoone’sestimate,presumably,someonesaysthat,ithasbeenknownthat等。此外,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给学生灌输的英语必须十分精确,“
5、一即是一,二便是二”,凡事图个准确无误。但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前期的“精确”却给他们造成了运用“生硬”的后果,学生只懂得生搬硬套,不懂得灵活变通。这就是人们大大忽略了“模糊性”的严重后果,殊不知“精确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确所依。”精确于模糊二者并非相对立而存在,而是相互依存,我们大不可顾此失彼,重此轻彼。2.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倡导一定程度的“模糊性”10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师在语音教学中不可一味追求学生单音的准确性,而应注意语义、语调和语流的相结合;在英语教学的初期,教师不能进行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同时教学,以防学生混淆其中。而是选择性在传授一种语音
6、知识的基础上,并保证学生掌握良好的情况下,使其适当地接触其他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附录的《技能教学参考表》指出,“听力教学”旨在模仿语音、语调,培养语感,获取和处理信息;“说的教学”旨在培养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阅读教学”旨在了解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写作教学”旨在表述事实,交流信息等。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大纲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指导思想中,并不要求老师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到某一个确定的程度,而是尽量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不一味地追求学生对语言掌握的“精确性”,而是“准确性”。这样不但有利于更科
7、学地指导教师进行合理的英语教学,也有利于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3.教学流派纷呈,使得教学方法具有“模糊性”10英语教学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使得数十种教学流派纷纷呈现,其中主要包括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听说法、视听法、认识法、交际教学法、合作语言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全身反应发、社团学习法、沉默法、暗示法、全语言教学法等。其中,最古老的“语法翻译法”始于中世纪,尽管历经千百年,新的教学法层出不穷,但不难发现,人们在推崇和使用新型教学法的同时,并没有将这些古老的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