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200762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0
《初中数学“诱思探究”模式下的习题课教学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诱思探究”模式下的习题课教学研究习题课是新知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木训练的教学活动。然而,很多老师将习题课变成了由大量习题堆积成的课堂,老师将这许多练习讲完,一节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违新谍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现象的反思,我校提出构建“三主成功”课堂教学模式,即“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
2、问题),“三有”(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三动”(引动,互动,自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诱思探究”模式是“三主成功”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一、“诱思探究”习题课教学模式及英理念所谓“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这一理论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三维教学目标,以“四为主”为教学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而“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发展认识结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有效的
3、教学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力。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心理定位,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还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评判者。二、“诱思探究”习题课教学实施流程及其说明“诱思探究”习题课教学实施流程1•创设情境,知识串联“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教师根据近期所学内容或初中数学全部内容,将知识串联在教师的一系列提问中。这一步的实施,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非常到位,能够很熟练地将
4、所学知识应用于相关习题屮进行巩固。在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营造的富有情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机地投入数学知识的练习。这一步的实施,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而融洽地配合,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很到位地处理好。以《等腰三角形》习题课为例一一师:今天我们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主要可以归纳为十个字。生:性质“等边对等角”,判定“等角对等边”。师:等腰三角形有几类特殊的三角形,你知道的有哪些?生: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生:黄金三角形
5、。生:30°的等腰三角形。生:30°为底角的等腰三角形。师:细心!大家说得比较特殊。现在小组共同熟悉一下这几类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特殊结论。(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补充。)师:(出示黄金三角形)黄金三角形内部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线段,它可以使边、角的关系更有趣,你知道是哪一条吗?生:(若有所思)底角的平分线。(出示例题1)(1)已知ZXABC中,AB二AC,D为AC上一点,且AD二BD二BC,指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2)线段AD、CD、AC有什么关系?并加以证明。以上教学程序,通过以问题串
6、的形式,引导学牛讨论,互补共进,从一般到特殊,完善等腰三角形中分类一概念一判定一性质的有关知识。2.自主分析,寓思于练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练”中,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自然地产生积极展示发言的欲望。此时,教师只需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牛,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这一步的实施,教师一定不要代替学生,只需穿针引线,调控好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认知
7、失调的情况下,总是要寻求认知的新的平衡,从而产生探索、研究的欲望。教师只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使学生在教师创设好的问题情境下,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地口主学习,必会使学生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达到夯实慕础、学会方法、训练能力、培养索质的目的。(1)出示题组练习:%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30°,那么其他两个角分别是o%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为3cm>4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2)观察联想,渗透数学思想:%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x度,底角为y度,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8、,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为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以上通过题组的方式,促使学生思考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感悟数学分类思想和几何与函数之间的联系。3•诱导反思,拓展深化学生能够将题冃中的条件和结论与所学过的知识点挂钩,通过自我反思,深化知识结构,形成逻辑的思维能力。这一步的实施,教师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悟其理、得其法,确实感受所学知识的用途。在教师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