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2336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0
《新型城市化形势下规划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型城市化形势下规划探析 摘要:为落实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广州市规划局于2012年2月,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26条示范村,编制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为开展全市1142条村庄规划提供示范。红山村村庄规划于2012年6月初开始编制,11月完成,历时5个月,期间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规划工作坊、规划公示、投票表决等形式5次征求村民意见(目前已完成问卷调查、访谈和规划工作坊)。规划严格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落实村民合理意愿,在村民自治、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关键词:社区、整治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
2、4文献标识码:A引言2011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市化要求村庄规划重点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关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使农村与城市共享发展的红利与成果。本文将通过《美丽乡村示范村庄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红山村》介绍和总结,探讨此类规划的编制流程、编制内容和方法等相关问题。一、项目概况8红山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中北部,南部连接花山镇,北部为横坑村和五联村,距离梯面镇区约4公里,距王子山森林公园约6公里,主要通过6米宽的Y711乡道与外界联系。红山村常住人口数为11
3、09人,本地户籍人口1092人,分298户。红山村位于广州“九寨沟”之称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的脚下,被誉为“广州市最美的山村”。春天绽放的油菜花,夏季清澈透明而又凉爽的溪水,秋天的稻田,以及风景优美的荷塘,水车,鼓楼,桃花岛,映衬着远方郁郁葱葱的山峦,显得格外动人,每个周末都有无数广州市民前来欣赏红山村的美景。因此市、区领导对红山村的建设和发展都很重视,红山村示范村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成为周边相邻的几个村庄提供范例。二、本次规划的示范意义1、在成果表达方面,采用了“报批版”与“村民版”相结合的方式,使规划成果政府用得上、村民看得懂。其中
4、“报批版”成果包括说明书和图纸,用于部门审查、政府审批;“村民版”成果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来表达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用于向村民宣传讲解和征求意见。82、在提高村民参与性方面,运用“自下而上编规划,四位一体齐参与”的方法,获得了我国最大的民意调查机构——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颁发的“倾听民意政府奖”。规划强调全方位、全过程的村民参与,使规划成果真正转变为“村规民约”。同时重点开展“规划工作坊”,设立“助村规划师”制度。规划师向村民展示易看懂的图片,用粤语讲解规划方案,听取和记录村民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到规划成果中。在规划成果中还加入“村民
5、参与报告”,进一步把村民的意愿体现在规划当中。3、村民自治的规划实施手段。村民建房问题是村庄规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红山村主要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解决该问题。针对宅基地紧张的问题,规划提出集中建设农民公寓,为村民建房需求提供出路。红山村的做法适合距离市区较远,土地价值相对较低的乡村地区村庄。4、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随着特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红山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山区特有的山水森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红山村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已初具规模,近年已建成深谷旅游区、乡村酒店、绿道和农家乐等旅游设
6、施。三、规划内容81、用地布局规划:按照《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图斑进行规划,结合村庄发展思路,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按照现有用地格局并新增产业用地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为新村用地、旅游服务用地等。到2020年村建设用地面积25.78公顷。2、村民住房建设规划:红山村的分户准则是结婚分户。采用2020年规划户籍人口数/现状户均人口的方法估算2020户数,到2020年,人口户数为310户。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2012年6月),每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80平
7、方米。规划建议村民上楼,建设多层村民公寓,落实《广州市花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3-CI01、03-CI02、03-CI03规划管理单元)》(2012年),在村委会南侧规划两处新村用地,面积1.56公顷。用于建设六层的村民公寓。根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2012),本次规划旧村村民住宅每户住宅建筑基底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控制在280平方米内。新村建设采用多层村民公寓,鼓励村民上楼,集约生活用地。旧村改造建筑层数应当不超过3层半,根据功能需要可以增设梯间,3层部分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1米,设梯间的建筑高度应当不大
8、于14米。鼓励采用坡屋顶,主要朝向的建筑间距宜不小于0.8H且不小于8米,次要朝向的建筑间距宜不小于48米,且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对因用地指标或建设现状等客观条件限制确实不能满足上述间距要求的,至少应满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