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

ID:56117095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_第1页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_第2页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_第3页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_第4页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②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③初步探究利用和设计简单的传感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②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重、难点1.几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

2、示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教学策略用几个有趣的传感器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传感器原理的兴趣.给出“传感器就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概念之后,重点介绍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安排音乐茶杯和火警装置两个设计性问题让学生体会传感器的简单应用.结合电容、霍尔效应、电阻定律等知识让学生设计传感器,进一步深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在对本节课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思考与讨论》进行教学反馈.高二物理交变电流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3.理解交流

3、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及中性面的概念4.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分析2.难点是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静摩擦力》教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提高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7.5宇宙航行★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

5、、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单摆·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理解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它做简谐运动的条件;(2)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2.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周期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3.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可先提出疑问,引起学生对

6、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先猜想实验结果,由教师实验验证,使学生能更好的有目的去观察实验。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解决方案: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印象。本课难点在于力的分析上,由教师画好受力分析图,用彩粉笔标示,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这部分内容属于A类要求及了解内容,只要使大部分学生能明白基本过程即可,重在强调最后结论。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2)

7、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教学重点】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倍增法,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

8、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