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

ID:56116132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9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_第1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_第2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_第3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_第4页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批评的教育作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东方巴黎城分校郁云 大家都觉得,相对于表扬来说,批评是较为消极的行为。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尤其显得不受欢迎。但是,作为一个一线的教师,我心中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哪一天我们是完完全全与批评绝缘的。那么我们是否都做错了呢?是否应该尝试把所有的批评都换成表扬呢?是否这样才能符合赏识教育的精神呢?其实未必。一.教育中的批评与赏识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辞海1989版)。教育的目的指向是激发学生获得上进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因此,教育的各项

2、行为都必须以此为方向。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都是以达到这一目的为指向的。所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割。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在反思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又走进了重赏识轻批评的误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批评教育”。教育是讲究分寸的,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包含着对学生的爱。”有些学者也认为“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因此我们需要看到,批评和惩罚同样对成长中的学生具有特殊意义,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时候应保持一种清醒,

3、因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他会在言行举止方面有一些很不好的东西。而且这个年龄段,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它的危害。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接受应有的处罚和教育,树立起承担责任的意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惩罚的教育被忽略了,甚至很多地方根本不敢涉及这个问题。这是很不正常的。马卡连柯分析认为:所谓“惩罚是培养奴隶”的观点,实际上是单纯从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简单推论。惩罚虽然可能培养出奴隶,但也可以培养出自由和出色的人来。而“不用惩罚的教师才是良好的教师”的观点,只是那些不接触实际工作的“教育家”

4、的看法,这会使教师无所适从,而且处理事情变得畏首畏尾、慢慢吞吞起来。所以他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和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应该使用惩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惩戒有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是让学生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

5、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学生为违规付出代价。由于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必须让学生从小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许多学校的教育,目前是谈“罚”色变,不要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处分,即使对学生严厉批评也常常感到底气不足。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舆论、教育理论目前极端地倡导“激励教育”,贬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基本是否定的态度;二是缺少可行的法律依据,难以掌握惩罚的尺度,

6、对难以意料的后果承担不起责任。如:对一个严重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即使当众加以批评,只要点击到痛处,就可能造成这个学生因难以承受而离家出走,甚至可能舍弃自己的宝贵生命。如果追究起法律责任来,恐怕这个教师是要难逃厄运了。   当然,在惩罚学生时一定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动机、行为及其结果的性质,并给以相应的适当的惩罚。否则,学生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犯错误的学生一方面存在逃脱惩罚的侥幸心理,一方面也有承担相应责任和惩罚的心理准备。只要惩罚公平、合理、适度,他们还是能够接受惩罚的,也能

7、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因为此时犯错误者的心理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侥幸和承受惩罚的斗争会使其极度焦躁不安,高度紧张,甚至是畏惧。这种心理表现会让其对所犯错误有一个反省的过程,认知的过程,会在其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其心理、性格、思想的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教育者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或隔靴搔痒等,就会打乱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其侥幸心理得逞,放纵自己的错误行为,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说对犯错误的学生,有分寸地惩罚一下学生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曾经,读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回忆他幼时的一件事。

8、当他刚学会涂鸦时,写了第一首自己认为是诗的东西去给母亲看。母亲看过后,非常开心地赞扬了他。他满怀喜悦,拿给文学工作者的父亲看,没想到遭到了严厉的批评,父亲指出他在许多方面的错误,说这根本不是诗。最后,他充满深情地写道: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亲,是他们,给我上了人生第一课,我才知道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