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112819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2.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感受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语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过程】l.导入:一件从非洲带回来的、名贵的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后又要了回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看看又中的人物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2.朗读、思考。(听读中,要注出生字、词,圈点出关键的词语、句子或有疑问的地方)(1)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对送羚羊木雕以及要回羚羊木雕有着怎样的反应、看法?(2)文章为什么要以《羚羊木雕》为题,而不以原题《反悔》为题
2、?3.研读讨论。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从课文题注中我们可以知道,《羚羊木雕》这标题是编者加的,而原题是《反悔》。《反悔》这一标题是站在谁的立场上拟定的?(提示:“我”)(1)为什么作者用《反悔》这个题目?明确:①“我”反悔什么了?②要回“羚羊木雕’’是自己舍不得还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有关“我”的词句加以体会。③可以编导情景剧,演“我轻轻地敲了敲门”这一动作细节。(2)编者为什么用《羚羊木雕》这个标题?从万芳、父母、奶奶三个角度思考。明确一:①如果送羚羊木雕的是万芳,你认为她会要回这羚羊木雕吗?从文中找出理由。②万芳对“我”要回羚羊木雕这件事是什么反应?找出有关语句,体会当时万芳的内心
3、感受。③你认为最后万芳是否真的谅解“我”了?明确二:①文章最后写到“这能全怪我吗”,你是如何理解“全”字的?还得怪谁?怪他们什么?找出关键词句加以品味。②可以分角色朗读“那只羚羊哪儿去啦……不”,然后由学生点评。明确三:①在这件事中,“我”是不是孤立无援的?找出有关奶奶的语句。②体会“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她一定想说什么”。③对谁不好?怎么不好了?爸爸妈妈当时想得更多的是这羚羊木雕多贵重,多名贵,而奶奶看着落泪的我,想得更多的可能是……4.小结。(1)文中这些人物在哪一点上发生了分歧?(在情谊和财物的天平上,父母倾向于有价的财物,而“我”、万芳、奶奶看重无价的友情)(2)概述编者为什
4、么要以《羚羊木雕》为题,而不以《反悔》为题?(以“羚羊木雕”作为线索,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出各类人的感受)5.拓展练习。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不会要回羚羊木雕?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