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中黄鹂形象再分析.doc

《黄鹂》中黄鹂形象再分析.doc

ID:56099369

大小:7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黄鹂》中黄鹂形象再分析.doc_第1页
《黄鹂》中黄鹂形象再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黄鹂》中黄鹂形象再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学史上常常有这种现象:一方面,有的作品在其产生的当时曾经激起过巨大的反响,但时过境迁,后来的读者重读这些作品时往往大失所望。另一方面,文学史上还有另一类作品,其在产生的当时并没有造成什么“轰动效应”,在思想内容上甚至也谈不上先锋性,但却总是能散发着经久的艺术魅力,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共同欣赏。作家孙犁所写的散文当属于后一种情况。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作家,他生活在中国人民由黑暗走向黎明的转折时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

2、,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的确,孙犁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感。他的作品,不仅有美的乡土、人物,美的思想感情,还有美的语言、文体,别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和品位,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读他的作品,更是一种美的享受。职高语文第四册收录了孙犁的散文名篇《黄鹂》。这篇散文写于1962年,20年后才公开发表。全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从环境与黄鹂的关系着眼,描写了黄鹂的两种生存环境。一类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情况,一类是不好的情况。黄鹂好的生存环境,文章出现过两回。第一回,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作者听

3、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一闪而过”,“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第二回,是在江南的太湖边,“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作者终于彻悟到黄鹂需要的环境条件:“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黄鹂的不好的境遇,作者也写了两回。一回是在和平年代的树林中老史用猎枪打鸟,“黄鹂”势如惊弓之鸟,一去不返;另一回是在鸟市囚笼中,“黄鹂”被羁绊着,被玩弄着,神气凄惨,美丽不在。作者在黄鹂身上究

4、竟寄予了怎样的感情寄托,黄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遭遇都象征了什么?联系历史背景不难看出作者的匠心独到之处。一.抗日战争时期黄鹂的形象是革命文艺的象征。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在空前伟大的斗争环境中,这只黄鹂色彩鲜艳,声音诱人,姿态矫健,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活力!黄鹂的这种达于极致的美与残酷的、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看似极不协调,其实这正是作者别具慧眼之处,他在这不协调处看到了自然美和精神美的内在的统一。孙犁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中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

5、,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孙犁看来,抗日战争的本质,就是通过血与火的考验,带给国家、民族、人们以新生,创造出美的生活、美的性格与美的自然。孙犁充满激情的写道:“文学是追求真善美的,宣扬真善美的。我们参加革命,不是也为的这些东西吗?我们愿意看到令人充满希望的东西,春天的花朵,春天的鸟叫;不愿意写去接近悲惨的东西”,愿意写“美的极致”,不愿意写“邪恶的极致”。于是,战场上的那只黄鹂用它那“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代表着革命文艺,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着战斗宣传作用。二

6、.和平年代的黄鹂的种种不幸,正是当时的文艺和艺术家种种苦难和不幸的写照。革命战争胜利了,人们无比欢欣地迎来了社会主义,像那两只黄鹂找到了一片深密幽静的树林一样,作者本以为这是所有事物发挥自己美的极致的广阔空间了。可是令人痛惜并感慨的是,好景不长,厄运接连不断。“左”的错误,或像老史同志一样,或像那个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一样,或像那个卖鸟笼的老头儿一样,破坏了艺术发展的环境,使黄鹂一去不返,或倒毙枪口,或焦黄凄惨。联系一下历史背景,我们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寄寓在黄鹂命运上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痛惜和愤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文艺路线上“左”的

7、错误倾向,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应当干涉的事情。政治上只允许歌颂,只允许一种形式、一种风格。对于艺术创作上其他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则大加限制,甚至打击、摧毁。作者早已目睹了许多-文艺界的血雨腥风,看到了许多如“黄鹂”般美好的艺术家饱受摧残,甚至连孙犁自己也难免受到各种打击,身心俱痛。所以,这个时候黄鹂的惨状就是当时文艺和艺术家整体惨状的真实写照,作者的痛心、忧愤之情透过黄鹂的不幸遭遇喷薄而出。三.江南太湖边,黄鹂那达于极致的美正是作者对文艺前途命运的乐观预示。历史终于迎来

8、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新时期,作家的苦苦追寻终于有了结果: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作者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找到了黄鹂的真正的家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