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

ID:56058788

大小:374.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0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_第1页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_第2页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_第3页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_第4页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6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11月NO.62013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Nov.2013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韦立新彭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内容提要:构成中华文化重要一环的道家文化,自5世纪末传入日本以来,在古代日本积极吸收大陆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分析道家文化对各个历史时期日本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探讨道家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渊源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文

2、化本身。关键词:日本文化;道家文化;渊源关系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62(2013)06.0046—05史学家吕思勉认为:“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汉书·东夷传》中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家皆专明一时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奴国奉贡献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则其体”(吕思勉,2011)。道家文化的核心是“道”,指印绶”(沈仁安2004:31)。1784年在日本福冈县志贺岛出土宇宙的本源和宇宙中的一切存在法则。道家文化内容涵盖先的“汉倭奴国王”金印,正好印证了史书中的记载

3、。在当时秦老庄思想和道教,影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由本土文的中日文化交流背景中,道家文化极有可能通过朝贡使节和化和外来文化(在古代主要指大陆文化)为主要构成内容的移民到日本的渡来人带来的生活习惯、口头文学等方式流入日本文化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然而,日本并得以传播。《三国志·魏书·东夷传》“倭人”条中,由于受以日本国学为基础的皇国史观的影响,关于道家文化当时日本被称为“倭”,由“从鬼道,能惑众”的女王卑弥对日本文化影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被忽视甚至是被否定呼统治。在日本古坟时代前期古坟中出土的二、三世纪由女的。探究道家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渊源

4、关系,正确看待道家文王卑弥呼统治的邪马台国时代的“三角缘神兽镜纹样中绘有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无疑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日本文化本身是道教仙人东王父和西王母的图像”(蔡毅,2002)”,从一很有帮助。个侧面印证了道家文化在公元3世纪传入日本的可能。而随着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和大陆的进一步密切交往,文字的输一、道家文化传入日本的传说和史学考证入则进一步促进道家文化在列岛的传播。日本古坟时代的金关于道家文化东传,最早有徐福渡海的传说。《史记》文和相关文献,则是道家文化传入日本最有说服力的史学考有云:“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莱、方证。1873年,在熊本县玉

5、名市菊水郡江田町的江田船山古丈、瀛洲,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于是遣市发童男女坟出土的铁刀,其制作年代为5世纪末,铁刀上刻有铭文: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司马迁,2001)。追求长生不老、“台(治)天下口口口大王世奉口典曹人名无口弓八月中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终极追求。《史记》中所记载的传说虽至用大釜并四尺廷刀八十练六十据三寸上好口刀服此刀者今未被史学考证,但日本和歌山县设有的徐福公园、园内寿子注注得其恩也不失其所作刀者名伊太加书者张安也”有江户初期设立的“秦徐福之墓”以及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沈仁安,2004)。其中,书者张安,其身份应为从大陆市内至今还有姓秦

6、的日本人,这些似乎在告诉我们徐福渡海到日本的渡来人,“服此刀者”、“长寿”等词,则与老庄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养生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另外,《宋书.倭国传》中中日交流的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成书于1世纪的王充所载公元478年倭国王武向刘宋顺帝上表文是记载倭国统的《论衡》和班固的《汉书》中有关倭及倭人的记载。《后一过程的文字史料,其中“若以帝德覆载,摧以强敌,克靖收稿日期:2013.02.05作者简介:韦立新,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日本文化、中日文化关系。彭英,女,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

7、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中日文化关系。46日本文化与道家文化渊源略考方难,无替前功”(沈仁安,2004)一语,对反复出现人皆有心,心各有执。彼是则我非,我是则彼非。我必非在《庄子》一书中的“帝德覆载”一词的运用,“从一个侧圣,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第十条),圣德太子面佐证上表文书写者对道家典籍有一定的了解”(吴春燕,就是借用庄子的观念来论证自己试图化解矛盾、把朝廷各种2011)。因此,说道家文化旱在5世纪末就已经传入日本是对立势力整合起来的政治意图(张谷,2006)。有充分依据的。奈良时代(710年-794年),道家文化

8、以一种潜流的形式对日本文化产生影响。当时的贵族们对唐文化顶礼膜拜,二、日本对道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