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文化考略.kdh

梓文化考略.kdh

ID:39676548

大小:117.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9

梓文化考略.kdh_第1页
梓文化考略.kdh_第2页
梓文化考略.kdh_第3页
梓文化考略.kdh_第4页
梓文化考略.kdh_第5页
资源描述:

《梓文化考略.kdh》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9卷第1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12010年3月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SocialSciences)Mar.2010梓文化考略陈西平(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摘要:梓木不仅是一种优质木材,用途广泛,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涵丰富,文化渊源深厚。梓木文化既体现出中国古人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与把握,也反映出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制度观念、伦理观念,以及深层次的民族心理。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关键词:梓木;文化内涵;民族心理中图分类号:S6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2、1671-6116(2010)-01-0013-05CultureofChineseCatalpaWoodCHENXi-ping(CollegeofHumanitiesandLaw,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271018,P.R.China)Abstract:Catalpawoodisnotonlyakindofhigh-qualitywoodwhichcanbewidelyused,butalsoasignificantmedium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

3、ewitharichculturalconnotationandalonghistory.ChineseCatalpawoodculturereflectstheancients’realizationandassuranceofnature.Atthesametime,italsoembodiesthesystemconcepts,theethicsconceptsandthedeep-seatednationalpsychologyineachhistoricalstages.Keywords:Catalpawood;cultu

4、ralconnotation;nationalpsychology梓树是中国厚产的乡土树种,又是中国传统文早有深刻的认识。比如,《山海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化的重要载体,梓树、梓木身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梓树的记录,如大尧之山“多梓桑”;隅阳之山“其木内涵,是中国树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梓桑”;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桥”;鸡山“其上多美梓”等。在古代许多其一、从自在之物到文化载体的转变他的典籍中也有记载,如《诗·鄘风·定之方中》梓木,原本就是一种自在之物,由于它的外在曰:“树之榛栗,椅桐梓漆。”《史记·货殖列传》曰

5、:特征及其材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因而它与人们的“江南出楠梓。”宋陆佃《埤雅·释木》篇称:“梓为百生产、生活,甚至思想观念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木长,故呼梓为木王。”梓木的硬度介于柴木和软木并由原来单纯的树木演变为多彩的文化现象,其自之间,材质轻而耐朽,木理优美并带光泽;不开裂,身也就完成了由物质到文化价值的转变。不伸缩,刨面光滑,抗腐性较强,非常适合雕刻和做(一)质优用广模、刨、截等,用之做家具时可为各种桌案、箱柜、架梓木,紫葳科,落叶乔木,我国某些地区称之为格以及雕花挡板、牙条和其他细木装饰部件。古代臭梧桐,主产于黄河至长江流域,

6、分布广、产量大、帝王、王后下葬时则专用梓木做棺。此外,梓木还材质佳、不生虫,是我国历代用材最广的木材品种是木胎漆器、乐器和雕版刻字的优质材料。近代以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同时,梓木还具有园来出土的一些商周木器,如箱盒、棺木等,大多用梓林观赏、生态防护、药用等多种价值,中国古人对此木制作。收稿日期:2009-05-20作者简介:陈西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Email:chenxp@sdau.edu.cn地址:271018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化路24号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1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二)

7、实用价值向文化价值的演化日,使君忽具鲙邀房于郡斋,房亦欣然命驾,食竟而物的文化价值往往源于其实用价值。由于梓归,暴卒。州主命攒椟于宫中,棺得梓木为之。”原木材质优良,用途广泛,与人类的衣、食、住、用等方因之二在于梓木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因素。《盐铁面关系密切,因此也就承载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论·散不足》云:“今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1][7]意蕴。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高逸·徐伯珍》贫者画荒衣袍,缯囊缇橐。”南朝宋范晔《后汉[2]说:“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南宋朱熹《诗集书·王符传》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8]

8、传》卷12载:“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杍梓豫章之木。”[3]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宋陆佃《埤可见,梓木棺材并不是一般人所能享用的,棺椁用雅·释木》:“今呼牡丹谓之花王,梓为木王,盖木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