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

ID:5602941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9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_第1页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_第2页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_第3页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_第4页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临床探究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小肠疾病诊断效果的方式。方法选择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外套管向体内回缩距离来判断双气囊内镜插入深度,对照组使用传统深度评估方式,最终距离以手术测得病灶距离为准,分析两种方式的评估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结果相符,对照组中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51±23.5)cm,经肛

2、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00±12.4)cm,观察组中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43±20.5)cm,经肛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为(98±13.5)cm,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囊内镜外套管对于插入深度的判断更加的简单,准确度与传统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关键词】准确评估插入深度;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分析小肠疾病的诊断是消化领域的诊断难点,目前,6常使用双气囊内镜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双气囊内镜能够直视整个小肠黏膜,也能够对病灶

3、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在临床中有着良好的使用价值。但是由于小肠冗长、所处位置深、呈盘曲折叠式排列,使用推拉内镜的方式会由于肠腔结袢,内镜会出现反复滑脱或者不易顺利推进的情况,判断较为困难。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通过计算外套管向体内回缩距离来判断双气囊内镜插入深度,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为(54.3±2.4)岁。将2010年1月~2013

4、年1月收治的2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组成对照组,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为(51.3±3.1)岁。两组患者均出现不明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腹泻、不明原因腹痛其中一项或者多项情况,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按照美国肠胃病学会(AGA)定义标准,即经上下消化道内径检查未发现病因或者出现持续性的消化道出血。排除标准: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麻醉高风险患者;孕妇;有胃肠手术史前病灶在屈氏韧带以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显回肠或者空肠病灶,6包括溃疡、肿瘤、血管发育不良等等,病变经手术证实。以上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方式两组患者从年龄

5、、性别、病史等方面来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检查方式使用不同型号双气囊内径分别对患者经口与经肛检查,检查方式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检查提示病灶部位决定,检查前8h禁食,经肛进镜前4h,服用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麻,检查完成后在复苏室内监护2h。在检查时记录屈氏韧带或回盲瓣到病灶内径深入长度,在发现明确病灶或由于其他原因难以进镜时终止检查,距离根据镜身在肠腔前行长度进行判断,在发现病灶位置,记录内镜前行长度,减去小肠滑脱距离计算出总长度。最终距离以手术测得病灶距离为

6、准[1]。1.2.2观察组检查方式术前准备与检查方式同对照组,使用外套管向体内回缩距离计算总长度,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病灶即可计算进镜深度,计算外套管插入深度。具体操作为,在内镜经过回盲瓣或屈氏韧带后,将内镜前段气囊打开,将外套管推送至上端内镜155cm位置,将套管前端气囊打开,回拉外套管与内镜到阻力增大无法后退时,记录刻度,经数次推拉发现病灶后,同时将外套管前端气囊与内镜打开,回拉直到解除袢曲,记录刻度,6两次刻度相减即为回盲瓣或屈氏韧带到病灶距离。最终距离以手术测得病灶距离为准[2]。1.3统计学方法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

7、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χ2检验并以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表1两组检查结果比较(x-±s)组别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cm)经肛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cm)观察组143±20.598±13.5对照组151±23.5100±12.4P0.760.823讨论小肠疾病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不得不使用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病因在治疗后经过病理学确诊能明确,但是病因的诊断非常难,尤其是小肠梗阻类疾病[3,4]。这是因为小肠的结构导致的,小肠冗长,而且迂回曲折,解剖特征非常复杂,仅仅依

8、靠影像学或是小肠镜等的诊断,无法明确诊断,误诊率极高,而且易漏诊。腹腔镜的运用虽然可以对于不明病因的小肠疾病进行诊断,而且诊断符合率比较高[5,6],对于小肠肿瘤和其他病因的发现非常正确,能够清楚探查到小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