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113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9
《信息技术和高校专业课程整合现状和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和高校专业课程整合现状和策略探究 摘要: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源出发,分析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环境,分析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整合的现状,总结已有的整合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策略。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笔者从专业课程教学出发,从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等多方面,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整合现状;改进策略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
2、4)07-1485-031概述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题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教育技术领域专家何克抗教授给出的定义,充分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而是伴随着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的变革,
3、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将其教学应用效果最大化,从而优化教学与管理,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教育。教育技术界泰斗南国农先生指出,信息技术表现为两种形态: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常说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整合技术等物化形态;智能形态的技术包括口耳相传,直观教学等。各高校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往往一味追求物化技术的盲从采用,从而忽视了智能形态的技术作用。对物化技术的引用不能因势利导,滥用或者不用都有悖于教育目标和时代形势。2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整合特点分析现行高校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传
4、统课堂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等,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不同需求层面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多媒体、应用程序、局域网络、专题网站以及视频课程等多种教学资源应用与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可以加速知识的传授与内化,促进学习的发生,提高学习效率。5因此,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整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教学信息海量化、教学方式多媒体化、教学交互方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学
5、模式新颖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教学时空扩大化、教学评价实时化等。这些宝贵特性的集中展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由于学校政策支撑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教师认识不深入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滥用与忽视等两个方面:对于物化形态的技术,因大力提倡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质量的监督;或者因条件限制,而忽视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优质教学资源的
6、引用,从而导致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资源匮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于智能形态的技术,因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挑战,而不加分析的彻底丢弃,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性的具体分析。或者因资金,硬件等外在条件的限制,而忽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从而不能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性。5总之,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策略作为理论指导。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需要具体分析自己所任教课程的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等各个方面来展开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程的整
7、合,勤于思考,大胆尝试,积极参与教改。3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现状分析作为一线教学人员,以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为例,从实际教学环境、教学感悟出发,分析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课整合的现状。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类理工学科。其课程性质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师生对信息技术具有高敏感性,借助这一优势,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另外一方面,过分依赖物化的信息技术,同样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3.1多媒体教学全面运行,大小课结合,理论与实践综合发展大课又称理论课,多采用传统大班教学模式下的多媒体教
8、学,适用于核心概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小课又称实验课,充分利用多媒体支持下实验室环境,人手一台计算机展开相关技术的学习操作。大课重在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多媒体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的展示给每位同学,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及时内化。实验课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和场所,加强技术的操作与应用。3.2公共教学资源存放平台,实现资源的畅通与共享5统一的教学文件存放平台,每位教师的教学课件,教案、大纲等教学文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