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

ID:56011183

大小:453.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_第1页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_第2页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_第3页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_第4页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Sep.,2014第3期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o.3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耿纪永张洁(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3)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学翻译者主体意识觉醒,诗学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渐趋明显。长期致力于英美现代派诗歌翻译和研究的袁可嘉,在对叶芝的译介中通过对译诗的选择、阐释以及具体的翻译策略,对叶芝加以改造,体现出他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的诗学观念

2、对叶芝翻译的操纵。关键词:袁可嘉中国式现代主义叶芝中图分类号:1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853(2014)03—116—0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文革中被视为资本主义“大毒草”的西方现代主义作品重又活跃于中国文坛,叶芝(WilliamButlerYeats)也以“现代派”的身份在中国“复活”。在此过程中,袁可嘉无疑是出力最多的译者和研究者之一。他一生高擎现代主义大旗,早在1940年代就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并将叶芝的诗纳入到该理论建构中。四十年后的1980年代,袁可嘉更是将之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式现代主义”。在《中国与现代主义

3、:十年新经验》一文中,袁可嘉将“中国式现代主义”阐述为:“在最深刻的意义上(而不是最表面的意义上)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与现实主义精神相沟通的,是与民族优秀传统相融合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现代意识(及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技巧和风格的,具体表现为心理刻画上的深度和人物塑造上的真度、艺术表现上的力度和艺术风格上的新度。”袁可嘉的这一诗学观深深影响着八十年代他对叶芝的译介。他笔下的叶芝注重“民族”、“传统”、“现实”、“创新”、“理性与感性结合”、“象征与写实结合”l2l(H’,而这样的叶芝恰与袁可嘉大力提倡的“中国式现代主义”的性质极为

4、契合,自然也就符合了其借鉴要求。然而,这种“契合”远不是天然的“不谋而合”。本文借由翻译研究操纵学派的“翻译就是文化改写”,也就是操纵_(“’的观念,梳理八十年代袁可嘉对叶芝的译介,从翻译选择、翻译阐释和翻译策略等三个方面揭示他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观念和翻译操纵之间的关系。一、翻译选择:筛选与过滤首先,袁可嘉选译的叶芝诗基本上都是服务于构建“中国式现代主义”的。从选译篇目的创作时间上看,除少数几篇是叶芝早期作品外,几乎都是他中、后期更具现代主义特色的诗。在《叶芝的道路》一文中,袁可嘉将叶芝的创作时期分为“唯美主义的幽灵”(1885—1899)、

5、“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1900—1914)、“攀登诗艺的顶峰”(1914—1928)和“诗艺的最后闪光”(1929—1939)四个阶段。从他对叶芝各阶段诗作的评价来看,显然把叶芝的创作生涯概括成了一个在现代主义的助力下逐渐成长的过程,因而他自然也更青睐叶芝转型为现代派后所写的诗。袁可嘉将叶芝早期的诗归为唯美主义的作品,并把唯美主义称为“幽灵”和“深渊”l2j(H’。袁可嘉收稿日期:2014—04—22作者简介:耿纪永,男,1974年生,河南信阳人,文学博士,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洁,女,1989年生,江苏苏州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6、研究生。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主义缪斯在东方相遇:二十世纪现代派诗歌译介史论》(编号:2008BWY002)。ll6对叶芝这一时期的诗评价不高。在他看来,“叶芝早年的情诗承袭浪漫派的调子,常有唉声叹气,自作多情的味道,”这样的诗“小青年人人能写,看不出真实感受,缺乏个性。”l4所以,袁可嘉只在叶芝众多早期抒情诗中象征性地选译了几首,如《当你老了》、《茵纳斯弗利岛》、《白鸟》等。他甚至将倍负盛名的叶芝早期名作《白鸟》大加批判来说明他为什么不愿多译叶芝早期的诗。他认为“这首诗的特点是内容空灵,修辞空泛,使用的形象是老一套的百合玫瑰

7、,星光夜露,而且重来复去,不厌其烦。”_2_(H相反,在1930年代,施蛰存却声称自己只喜欢叶芝早期的“数十首抒情诗”,并认为,单“此数十首”就“已经足以使作者在英法两国的象征诗人中占一个最高的宝座而无愧色了”l5J。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恰恰反映出译者的诗学观在翻译中的操纵作用。八十年代的袁可嘉欣赏的是能为“中国式现代主义”提供借鉴的西方现代派诗;而叶芝早期的诗歌和袁可嘉心目中的现代派诗有差距,因而没有得到更多译介。袁可嘉在翻译选择上的倾向性也表明了他要介绍给八十年代中国读者的是一个现代派的叶芝,而并非浪漫主义诗人叶芝。叶芝作于1914年的《一件

8、外套》被袁可嘉认为是叶芝“从唯美派走向了现代派”的转型之作J(虬’,而他所译的也大多是叶芝1914年及以后的诗作。据我们梳理的资料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