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

ID:55997178

大小:501.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_第1页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_第2页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_第3页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_第4页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9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2014第31卷第5期Ludong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01.31No.5浅析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乡村教师的角色——以晓庄和邹平模式为例姜朝晖(德州学院历史系,山东德州253023)摘要:民国乡村教育运动对于乡村教师的现代角色形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发生了一定影响。理论上教育专家们对乡村教师的角色期待比较高,乡村教师被要求承担部分政治和社会责任:而来自乡村教师的工作实践反映出,乡村教师的实际角色功能与社会预期之间存在距离,特别是乡村教师履行新

2、的角色设定时所面临的困难,使得精英们的理论设计得到一定的校正和补充。这对于探索新时期乡村教师身份角色的转型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关键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运动;晓庄;邹平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39(2014)O5—0001—06在民国乡村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知识精在陶行知主导的晓庄模式下,乡村学校和乡村英、教育专家曾经是一个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在教师被寄望成为改造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由他们主导的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俗的中心和主体,即改造乡村社会的“灵魂”。中,乡村教师问题一直很受重视,乡村教师被视为陶行知是将培养合

3、格的乡村教师作为改造乡是乡村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知识精英们村教育突破口的,他从事乡村教育的主要实践活动对现代乡村教师应有的素质和功能做出了比较深都放在开办乡村师范学校上,他提出自己开办乡村刻的理论反思,而且以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师范学校的目标就是“培养乡村人民儿童所敬爱的一批精英知识分子还得以部分地施行自己的理想,导师”。而他所谓的合格的乡村教师必须满足以下虽然总体上看,他们的设想没有获得充分实验的时几个条件: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间和机会,但他们对乡村教师角色的定位却对现代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o[1]12其中农人的身乡村教师角色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

4、影响。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三项是他经常强调的最基本的三个条件。从陶行知对这三项条件一、改造乡村社会的动力源的具体论述中可以看出,他理想中的乡村教师绝不在发起乡村运动的精英和专家眼里,乡村教师仅仅是儿童的导师,他的角色既是能干的农夫,也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教书匠角色,他们身上应该是一位农业科学家,他的角色功能是覆盖改良整个体现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充当乡乡村社会的。村民众的精神导师和乡村社会改造的发动机。乡陶行知对乡村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期望很村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特性尤其受到重视,无高。所谓“农夫的身手”,指农民能干的事他们都论陶行知还是梁漱溟都认为,乡

5、村教师不应该只关能干,这样,往小处说,这是乡村教师必备的生活技心教育领域内的事,他们还应该关心学校和教育以能,有了农夫的身手,他们在乡间便有用武之地,种外的社会公共事务,能够凭借自身的智慧资源,成菜、养鸡可以补助自己清贫的物质生活,因此便减为引领乡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少了办学之苦;往大处说,可使乡村教师了解农民1.晓庄模式的乡村教师的疾苦,容易与农民打成一片,做到学校与社会结收稿日期:2014一O5—1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外在规约与主体抑制:民国乡村教师研究(1927-1937)”(13YJA770012);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1920年代初的教育独立思潮研

6、究”(1lcLISJ03)作者简介:姜朝晖(1968一),女,山东庆云人,史学博士,德州学院历史系教授。合。所谓“科学的头脑”,就是要乡村教师虚心好又注意在学生的父兄身上。教成好学生,固是他学,对一切科学上的新发明,尤其是有关农业上的们的重要目的,因教学生而使学生的家庭,也得着科学发明,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并努力将这些科学了教育的效益,更是他们的重要目的。因此之故,知识介绍给农民,以打破农村社会的保守性。所有他们的教育设备,教育方针,教育方法,就不所谓“改造社会的精神”是指乡村教师要有能不特别的注重到社会方面,专以改良社会环境改造乡村的理想和决心,积极参与各项乡村社会为教育目的了

7、。”5J1其次,丁校长还有将自己的改革事业。这既是一种能力要求,也是一种理想理念贯彻于工作中的实于精神、能力和毅力。如信念,就像陶行知所期待的那样:“他们(指乡村下几点就深受陶行知赞佩:(1)他能够扎根乡村,教师)把自己的小学变成发电机,拿电力送到农专心办学。民国时期由于乡村教师工作艰苦,所家去,使家家发出光明来。”[2即乡村教师能以乡村教师往往任职无恒,而丁超在燕子矶小学以自己先进的知识文化来改进乡村,调动起乡村任职以前,已经在尧化门国民学校任职八年之久。社会自我发展的活力,这才是乡村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