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pdf

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pdf

ID:55979559

大小:214.6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pdf_第1页
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6月蠢阿国蒜瞄施工技术浅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杨景平(江西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以某学校新建综合楼工程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控制随着建筑施工技术飞速发展,混凝土体积由几百立方米逐渐增大到几万立方米,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它主要的特点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

2、尺寸大于或等于1m。由于其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以下便以本人实际工作中的某学校新建综合楼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分析建筑工程中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供同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1工程概况某学校新建综合楼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抗渗标号等级为s8,总体厚度lm,局部建筑外延部分底板厚度为O.5m,总体积约3400m3,按大体积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3、。原设计将底板平面0.5m厚部分与1m厚整体之间设置成2条1m宽沉降后浇带,同时,在底板平面中部沿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设置成十字形交叉的伸缩后浇带。经甲方、施工、设计和监理单位四方共同论证,将南北向伸缩后浇带取消,改成相应增加多条能够同底板混凝土连续施工的加强带,底板混凝土掺KEA—II复合型外加剂,按补偿性混凝土浇筑。2底板混凝土施工时的技术关键(1)基于底板混凝土防水抗渗的设计要求,掺加KEA一1I复合型外加剂,配制微膨胀补偿性混凝土,改善混凝土自身的各项性能,控制其内部约束应力产生的收缩裂缝。(2)实行混凝土分层连续浇

4、筑,按缓凝时间控制每层混凝土覆盖周期,确保混凝土层间不出现冷缝。(3)采用蓄热法保温养护和微机控温技术,控制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差不超过25℃,降温速率低于2。c,d,避免混凝土强度增长期间出现温度收缩裂缝。(4)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加强覆盖保温措施,保证其正常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值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的30%。3C30、S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材料选用(1)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2)考虑混凝土可泵性,采用碎石粒径为1。3cm,含泥量小于1%;(3)选用细砂(受地方条件限制),含

5、泥量小于2%;(4)掺加KEA—II复合型外加剂,具有微膨胀、泵送、缓凝、抗渗和防冻多重功能,内掺12%,初凝时间可控制在8.5h。3.2施工配合比(见表1)表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混凝土水泥(425号)KEA一Ⅱ细砂1。3era碎石W,C底板C30O.88O.121.622.770.42后浇带C350.8650.1351.332.27O.38注:坍落度为14,16ern,初凝时间大于8h,抗渗等级为s8。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1)基础底板采用分条、分段、斜面分层、连续推进、自然流淌、一次到顶的混凝土浇筑方案。(2)在基坑南

6、北两侧分设2个搅拌站和泵组。在1m厚底板平面内布置了4台混凝土输送泵和管道,每台混凝土泵配置了l台500mL混凝土搅拌机,按混凝土搅拌站自动计量装置准确配料,北侧泵组按由西向东浇筑混凝土,南侧泵组由东向西浇筑混凝土,中间以后浇带分割,部分O.5m3厚底板混凝土由沉降带分隔,则分段组织混凝土连续浇筑。(3)混凝土条浇筑宽度20m,按斜面1:6坡度,其流淌距离为6m左右,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按4h覆盖1层,则每小时4条混凝土的输送量不小于60m,。因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于8h,保证了每层混凝土按期覆盖浇筑。(4)根据混凝

7、土泵送时的自然坡度情况,在每条浇筑条前后布设2道振捣器。随着混凝土向前推进浇筑,振捣器相应跟进。(5)混凝土浇筑约3。4h后,初步按标高用长括尺括平,在初凝前用铁滚桶纵横碾压数遍,待混凝土收水沉实后,用木抹子搓平混凝土表面,封闭其收水裂缝,然后间隔覆盖2层塑料布、2层草袋保温、保湿。5底板混凝土加强带和后浇带施工(1)加强带通常设置在两相邻柱轴间的中央部位,净宽1.5m,并在其两侧各外延1m,形成过渡区。浇筑加强带混凝土为C35,内掺13.5%KEA—II复合型外加剂。(2)加强带位置增设水平方向温度配筋9mm、长5.5m

8、,在两侧搭接长度lm,温度筋为原配筋率的10%。(3)浇筑底板C30混凝土至加强带过渡区时,改用C35配合比浇筑带内混凝土,至过渡区,再改用C30配合比继续浇筑混凝土。(4)在加强带过渡区加设钢丝网隔离,并加强该部位的振捣,使两种配合比混凝土混合均匀,形成过渡性中等膨胀混凝土带。(5)伸缩后浇带在底板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