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

ID:55975170

大小:741.7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03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_第1页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_第2页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_第3页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_第4页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第5期Jl:~-论No.5,2014(总第247期)THENORTHERNFORUMTbtalNo.247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于文哲(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山西临汾041004)[摘要]先秦典籍常见的《诗》《书》并称现象说明,在《诗经》和《尚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历史渊源看,二者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起源;从现实功用看,二者在西周时代的礼乐活动中共同发挥着近似的作用。从文学视角探究《诗》《书》关系,可以揭示先秦诗歌和散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乃至相互转化的关系,这对认识先秦时代《诗经》与《尚书》的生成与功用,对认识《尚书》的诗化特征均具有重要意义。‘

2、[关键词]《尚书》;《诗经》;文学视角;《诗》《书》关系[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5—0008—08先秦文献多《诗》《书》并称的现象。择其要者,命辞:如《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雅言也。”《墨子·公孟》:“孔子博于《诗》《书》,察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于札乐,详于万物。”《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说礼乐音克偕,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这段话的来历虽然不一定要上溯到传说中的尧舜时记·王制》:

3、“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代,但其中“诗言志,歌永言”等说法,显然有着久远《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的历史,可以认做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思想与文学观念。《诗》、《书》099《苟子·劝学》:“上不能好其人,下不《毛诗正义·诗谱序》引郑玄说:“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099《韩永,长也,歌又所以长言诗之意。”“歌永言”道出了上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古时代诗与乐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诗言志”诵。”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士人的观念中,《诗》与在先秦时代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许多典籍都有近似

4、的说《书》具有同等的地位、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和作用,二法。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之言:“诗以言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作为两部前代流传下来的最重志”,《庄子·天下》有“诗以道志”,《苟子·儒效》有要的经典,《诗》《书》受到了诸子学派,尤其是儒家学“诗言是其志也”,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派的高度重视和推崇,成为儒家学派的思想理论源泉,也有“诗亡隐志”的说法。后世文论家对“诗言志”说二者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从先秦典籍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和阐发,此处不拟详论,要而言之,中可以发现,《诗》《书》并称的现象从西周时代就已经“诗言志”堪称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对后

5、世产生了重要存在,这说明在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深层的发生学的内在而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言志”的理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由二者的历史形态和早期功用所论引申义不等同于它的原始义。从语源来看,“诗言志”决定的。那么,在《诗》《书》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历的“志”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闻一多先生认为,史渊源呢?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又对《尚书》的文学性“志”的意义有三个发展变化的阶段:首先是“记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其次是“记录”,最后是“怀抱”。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中论及的“诗言志”只不过是“志”发展变化的最后一一、《诗》《书》关系的历史渊源个阶段,“志”实际上指作者的主观“

6、怀抱”而言。闻一《尚书·尧典》载,有舜帝任命夔为乐官时的一段多先生认为:“志”从止从心,“本义是停止在心上。停[收稿日期】2014—07—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尚书》文学论”(13FZW055);山西省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项目(2012GX06);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8一在心上亦可说是藏在心里,故《苟子·解蔽篇》日:‘志楚语上》:“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韦注:也者,臧(藏)也’,注日:‘在心为志’,正谓藏在心。“故志,谓所记前世成败之书。”《周礼·春官》:“小史《诗序疏》日:‘蕴藏在心谓之为志’,最为确诂。藏在心掌邦

7、国之志”,郑众注:“志谓记也,《春秋传》所谓即记忆,故‘志’又训‘记’。《礼记·哀公问篇》‘子志《周志》,《国语》所谓《郑书》之属是也。史官主之心也’,犹言记在心上;《国语·楚语上》‘闻一二之《书》。”由以上五例可见,“志”与“书”所指相同。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谓背诵之记忆之以纳于与“书”一样,广义的“志”也就是“记”,即“著于我也。《楚语》以‘诵志’二字连言尤可注意,因为竹帛”者,指一般记录在简册上的文字;专指的“志”‘诗’字训‘志’最初正指记诵而言。诗之产生本在有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