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

ID:559734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9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_第1页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_第2页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_第3页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_第4页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羟基多巴胺损伤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实验探究  摘要: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伤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大鼠行为学及黑质部位组织学的变化特点。方法偏侧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通过阿扑吗啡诱发旋转试验、跨步调节试验和姿势部对称试验评估注射后24h、7d及28d大鼠行为学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6-OHDA组大鼠跨步调节试验评分减少,姿势不对称试验评分增加,阿扑吗啡诱发大鼠向损伤

2、对侧旋转,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210次/30min为合格模型。1.2.4组织学检测1.2.4.1动物灌注、固定、取材、切片各组大鼠在最后一次行为学检测后,用复合麻醉剂麻醉,剪开大鼠胸腔,经主动脉快速灌注生理盐水(37℃)150~200mL冲洗,至大鼠肝脏发白,流出液基本无色为止。随即灌注4%甲醛(4℃)先快速灌注200mL,再缓慢灌注300mL,至头与四肢均已发硬。断头取脑,置于4%甲醛,放4℃冰箱固定45h,再依次置入20%及30%蔗糖磷酸盐缓冲液内,存4℃冰箱至脑块沉入瓶底。取中脑黑质组织块进行冠状连续冰冻切片,片厚20μm。1.2.4.2

3、抗TH染色作漂片SABC法染色,具体步骤依次为:冰冻切片用0.01M(pH7.4)磷酸盐缓冲液(PBS)漂洗3次,5min/次。0.3%H2O2抑制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0.02mol/LEDTA(95℃)复性(2min),非免疫的正常羊血清,室温下孵育30min,抗TH抗体(1∶1000,抗体稀释液稀释),37℃孵育4h,SABC试剂,室温下孵育1h,DAB显色(阳性产物为棕黄色)。以上各步骤之间均以0.01M(PH7.4)PBS漂洗3次,5min/次,正常羊血清与抗TH抗体孵育之间不漂洗。显色后贴片,自然风干,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2

4、.4.3TH阳性神经元记数各组大鼠取包含黑质致密部最明显的中脑切片,在×100倍显微镜下计数两侧黑质有完整细胞体的TH阳性细胞,计算左侧与右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左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右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100%)。参照蔡文琴等[5]介绍的神经细胞计数方法进行细胞计数。1.2.5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P210次/30min,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未诱发出旋转行为,见表3。2.2组织学检测5抗TH染色结果显示,在左侧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后24

5、h,大鼠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出现有意义减少,高倍镜下见少部分神经元出现胞体肿胀、核膜界限消失等变性征象,部分神经轴突断裂、错乱;7d和28d时大鼠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几乎消失,残留的TH神经元表现出染色质浓缩坏死现象,神经轴突散在稀疏;模型组大鼠右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同时也有部分减少;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两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无明显改变,见表4,图1。3讨论研究PD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模型。6-OHDA是一种选择性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毒性物质,具有很强的呼吸链抑制作用,偏侧6-OHDA损毁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PD模型之一。1970年Ungerstedl[

6、6]首先报道了应用6-OHDA成功制备大鼠偏侧PD模型,这种模型能够在多巴胺能药物的诱发下产生旋转行为,以便于判断模型成功与否。阿扑吗啡是多巴胺(dopamine,DA)受体激动剂,能够引起该模型向健侧旋转,这是由于损伤侧纹状体多巴胺含量下降,多巴胺D2受体代偿性大量增加,且敏感性增高,出现超敏现象[7],此时应用DA受体激动剂使损伤侧兴奋作用占优势而产生向健侧旋转。5PD的神经保护治疗需要早期进行,评估6-OHDA损伤早期大鼠行为学变化,可进一步明确模型是否成功及神经保护性治疗是否有效。阿扑吗啡诱发旋转试验结合非药物诱发的行为学试验,其评估结果更加有效、可靠[8

7、]。在偏侧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后数小时,大鼠出现肢体动作减少,身体重心偏向损毁侧,并出现身体向损毁侧不自主旋转,不能进行直线或随意爬行,6-OHDA注射后24h大鼠跨步调节试验和姿势不对称试验出现有意义改变,腹腔注射阿扑吗啡后可诱导大鼠在原地向健侧旋转,以健侧后肢为支点,首尾相接,形成环状,但旋转次数210次/30min,符合成功PD模型标准;7d和28d时大鼠左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减少90%。偏侧前脑内侧束注射6-OHDA后,损伤对侧有部分DA能神经元丢失,可能与药物的渗透作用或经血液循环等有关。综上所述,通过早期行为学检测,可为神经保护性研究确立合格的P

8、D模型,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