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44753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7
《《绿》(朱自清)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双主体互动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抒情性很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诵读等形式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是。教学中,不要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文章的亮点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绿》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述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而是通篇文章紧紧围绕梅雨潭的“绿”展开。作者热情地写了梅雨潭的绿,仔细品味,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跳动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之心,体会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本文篇幅短小,层次鲜明,整体把握较为容易。在语言方面,十分
2、生动准确,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2.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3.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4.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课文强烈的感情。2.对含义丰富的一些句子反复揣摩,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3.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并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重点、难点及活动突
3、破◆重点1.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1.学习借鉴文章多角度地细致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突破1.对含义丰富的一些句子反复揣摩,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2.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涵。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环节导学过程时间创新批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以情致导】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同学们心目中一定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你们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它?能说几带“绿”的成语和诗词来吗?各抒己见。1
4、3分钟自主学习一、【导读定向】1.用8分钟
5、朗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阅读,思考,圈点批注。10
6、15(1)找出交代作者行踪的语句。(走到山边→坐在亭边→潭边→站在水边。由远而近,由高到底。)(2)勾画出文章中写到的景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山岩、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等,重点表现梅雨潭的绿。)(3)理清文章的思路(首先作者开篇点题,用“惊诧”表达对梅雨潭的喜爱,然后描写了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等景物,重点表现梅雨潭的绿,抒发对梅雨潭绿的喜爱之情,最后呼应开头,深化主题。)二、【整合目标】1.“瀑布在襟袖之间”可作者为什么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2.作者把梅雨潭的绿比作“女儿绿”,绿也有年龄吗?(仿词,如“祖
7、母绿”“女儿红”;作者顺着前文“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的比喻写来,便把眼前的“绿”称为“女儿绿”)3.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要花许多笔墨去描写梅雨瀑、梅雨亭以及周围的山、石等景观呢?写其他景观,都与梅雨潭有关,都衬托出梅雨潭的绿的奇异。写梅雨瀑不仅交代了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了梅雨潭绿的成因,而且用瀑布的令人惊诧,烘托梅雨潭的绿更令人惊诧。这样层层烘云托月,集中突出了梅雨潭的绿之美。4.作者开始称梅雨潭的绿为“她”,为什么后来又改称“你”呢?一开始作者的感情比较收敛,是站在旁观的角度用相对冷静的笔调描绘梅雨潭的“绿”,可是随着感情的迸发和投入,作
8、者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了文章中,陶醉在这一片绿意之中。强烈的抒情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这样更能表达作者对“绿”的爱恋。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2.交流,评议。分钟导读,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读的目标。导读题思考题设计思路是:学生思考的基本是表层的东西,1题让学生理清作者写景的顺序,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基本上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知。【评读赏析】1.自由朗诵课文第三段(用舒缓、抒情的感情基调)。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请小组中读得最好的同学起来示范朗诵,全班点评。2.1.自由诵读。互动学习选择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语段或语句进行批注,表
9、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合作小组交流后,选出代表朗读自己选择的段落及其批注,同学进行评价。赏析品味语句可以从修辞、句式、关键词、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示例:⑴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招引”和“追捉”写出梅雨潭绿色的无穷魅力,写出我们对这绿色的倾心喜爱。(2)“我曾见过……”通过对比,突出梅雨潭之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独特风格【绿杨(淡),绿壁(浓),西湖(明),秦淮河(暗)。】⑶奇妙的联想和想象⑷拟人的方法:作者把“绿”当作人,有时以第二人称直呼,观赏者与观赏的对象,似乎有了感情的交流。开头用“招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