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61150
大小:16.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数学作业应该如何布置.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作业应该如何布置一、现状如今我们的作业布置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厌作业、恨作业;教师绞尽脑汁编作业同时又为大量的批改而焦头烂额。1、30%的学生没有好的作业习惯,15%的学生不会自觉主动完成作业。动手操作等综合实践性作业,多数学生觉得可以不做,15%的学生完全不做。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10个人),不完成作业已经习以为常。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2、有时候作业宽松了,减负了,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毕竟考试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学生减负了,会不会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向四十钟要质量,但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有问题。有时候分层次作业给教师的讲解工作带来麻烦,有限的40分钟,根本照顾不到全面。3
2、、差生往往无意间左右教师的上课情绪,原因多来自于作业没完成或质量不高。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作业再怎么有趣也不如电视和电脑富有吸引力,绝大多数学生这样想。我也有同感。5、四年级数学教师每天找时间,挤时间,要时间,抢时间找学生改错或进行个别辅导,中午不敢留,下午不能留,留晚了出了事故,谁负责。而且个人认为生命与学习相比,还是生命重要,况且下班时间我们也有家务事,所以有时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也只好放弃了。二、认识与思考思考一:可以不布置作业吗?闲暇之余经常听说:×校×老师不留作业,学生在课上全部掌握了所讲的知识,且考试成绩优良。初听此言,实在很向往。同时也深深佩服这些教师,也为
3、自己的笨拙而难受。但是又怀疑,课后不做任何作业,就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这也许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教师水平很高,学生基础较好,知识内容较简单)是可能的,但如指望全班学生所学内容全在课内解决,课下不必看书、不做作业就能完成学习任务,恐怕就近似“天方夜谭”了。因为这有不符合教育原则与规律。但是个人实在有些向往。思考二:作业越多越好吗?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是必要的,但作业多带来的是什么呢?是负担!有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睡眠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作业太多,大量重复性的作业侵占了孩子们休息、娱乐及睡眠的时间。这样必然影响白天课堂的听课效率。还有的家长为了让疲惫不堪的孩
4、子较正常地休息,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大量的作业使教师无暇认真批改,这就失去了检查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一句话,过多的作业有害无益!作业半小时布置以内的。思考三:一定要停留于文本的书面作业吗?其实,教科书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将要获得的大量知识和能力来自书外、课外。新课程倡导学生必须参与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这一切靠书本、靠一支笔是怎么也无法实现的。所以,有时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也许这些作业并不来自课本,也许这些作业也不需要动笔,但可能正是这些向社
5、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恰恰培养了学生除认知以外的许多能力,也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思考四: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吗?作业独立完成,这在以前似乎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大凡老师、家长都教育孩子,不能偷看,不能抄袭,甚至也不允许几个人围聚一起相互讨论,否则就有剽窃之嫌。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将是未来社会的三大主题,掌握知识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学会学习。学习的这种能力就可以来自自我的探索,也可以来自他人,这就是一种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合作方式来完成,让学生在合作中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来学会学习,
6、这种方式的结果也也许会使我们的学生品尝到更多作业的乐趣和作业的成功感。三、建议与改进措施1、作业要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得到家长的有力支持。我们要求学生家庭作业要让家长检查与签字。学生的家庭作业会成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的一条有效的方法。家长在察看学生作业时,有疑问或者建议时可以通过写留言或者让学生转达的方式告诉老师;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也可以通过作业的批语反映给的家长,使家长及时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等。部分家长和孩子没有足够沟通的机会、沟通的桥梁,那么通过家庭作业,学生可以把自己学习的情况、困惑等告诉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辅导孩子进而了解、帮助孩子
7、。同时,在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数学老师想要单独和每个学生促膝谈心是有心而无力的,但是作业就可以作为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作业老师就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进而加强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侧重点的教学辅导。2、建立奖励机制,对作业完成好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是直接的激励措施。3、精心设计各种作业,让学生对作业本身感兴趣。(1)有趣的数学作业;游戏型作业,如学完四则运算后,让学生用扑克算24;生活情境型作业(2)活动性数学作业:操作实验性作业,例如在学生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