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题探究(2013)

小说主题探究(2013)

ID:5585665

大小:121.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3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1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2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3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4页
小说主题探究(2013)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说主题探究(20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小说主题探究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小说主题高考设题方式有三类:概括、评价和探究。对主题比较单一的高考往往以概括的形式考查,对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的,往往以评价、探究的形式考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解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意识常见设问方式(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典例一](2011·浙江高考)阅读《第9车厢》完成下面的问题。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一)审读题目要仔细抓住3个关键点:故事给的思考 结合作品 你的看法(二)解题思路要清晰本题考查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从作品中挖掘思考点,再结合作品本身谈感受。第9车厢的故事中,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没有错,但都没有真正尽到自己的职责,是

3、思维定势、思维僵化所致。(三)评分细则要明了能在原文中找到生发点,再结合作品谈两点以上感受,并且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四)组织答案要规范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考生甲]送检样卷做事应该有所创新,不能按照老套路走。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都按老套路走,最后

4、错误越来越严重。得分:1分专家评卷失误类型:审题不清,内容把握不准,表述不清失分探因:考生审题不清,“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既然是“哪些”,就不能是一点。再者,“第9车厢的故事”看不出创新的意味;同时,也不是“老套路”,而是思维定势。[考生乙]送检样卷思考一: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故事中的任何一人如果有追根究底的精神,都不会有这样的错误。思考二:做事不能有定势想法,不能先入为主。得分:3分专家评卷失误类型:表述不严密失分探因:此考生的两个思考点在原文中能表现出来,但是表述都不够严密。前一思考点能结合原

5、文,但“都不会有这样的错误”是“哪样”的错误,表述不严密;后一思考点,没有结合原文。师生共研考题《捡硬币的男孩》: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主要是表现伊柳沙的孝心;有人认为是歌颂一个孩子困境中的坚强;也有人认为是突出“我”的善良和同情心。你同意哪一种?请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①我认为是表现孝心:对父亲,历尽艰辛攒钱为父亲治病;为父亲的不治而无比悲伤;认为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对母亲,遵从母亲的意愿和要求,母亲说爸爸能治好,他就竭力攒钱帮助母亲;母亲说不能白要别人的钱,他就用自己心爱的东西换。(6分。

6、要有观点,2分;有依据,4分。)②我认为是歌颂坚强:捡硬币坚持时间长,一捡就是一年多;只要不下雨,每天都捡;不肯白要别人的钱,舍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换钱;小小男子汉。③我认为是突出善良:“我”关注小男孩,发现隐情;帮助小男孩,以钱换物;尊重小男孩,偷放硬币;同情小男孩,叹息苦难;怜悯苦孩子,常放硬币。答题策略:“小说主题”类题,不论概括型,还是评价探究型,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思维趋向——三“从”一“联”1.三“从”(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7、(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如《第9车厢》可以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作者所要揭示的不负责任、思维定势的危害。(3)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这可以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性词语来把握。如《第9车厢》中的“正常人”。2.一“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理解小说主题的目的。概括主题常用术语: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

8、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牛刀小试:(1)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2分)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拉琴。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4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2分)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