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38688
大小:1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所以,教学不应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活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师生同学习、共发展。 一、教师资源的开发 (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综合社会实践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没有教师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社会生活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会枯竭,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实现教学观的转变,要善于把品德教育自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还要善于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
2、历。 (二)教师要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增强从教底蕴。 此外,因为是市级骨干班学员,培训班要求我们珍惜学习机会,多读书、多思考,关注学科发展发展,关注学课与学生发展的密切联系;要做好角色转变,将所学用于实践,回到学校及地区后要发挥示范作用。同时要严守纪律、主动学习,学理论、学实践,以新的高度、新的眼光看待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积极探索教学研究之路……因此,培训还让我明确了品社(品生)教师必须具有怎样的人格素养与业务素养:要潜心教育、热爱生活、热爱职业、完善自我;要读懂教材,拥有与教材、与编者对话的能力;要了解学生,拥有做他们朋友的能
3、力;要对社会现实及时反应,拥有及时捕捉、正确辨析、明确引导的能力;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专业发展的根基…… 总之,教师必须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增强从教底蕴,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师。 (三)教师应该勇于挑战自己,给自己和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学生资源的开发 (一)关注儿童生活,激活我们的课堂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教室时,已经通过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
4、的智力潜能。因此,学习中他们会主动地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课程必须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今天的生活(正在进行的生活),才能激活我们的课堂。 (二)注重资料收集,培养处理信息能力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教学设计中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和收集资料能力。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对收集资料的看法。 最开始,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收集,结果是看似开放,实际效果不大——学生累,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不一定有用;教师累,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去了解、分析,以便课中有效引导。为什么不在收集前就有所指导,让学生的参与
5、更有实效性呢?于是,我注意引导学生读教材,围绕主题寻找材料。这样,范围小了,实效大了。学生也逐渐了解了收集资料的途径与方法。 不过,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许多学科、许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有时,一个学生在一天之内,要收集好几门学科的资料。甚至有教师认为,如果学生不主动,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了。渐渐的,学生们走入了一个令人担心的误区——必须上网才能收集资料。其实,生活中蕴藏着太多有用的学习资料,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思考,调动多种感官去收集,就能找到它们。询问他人、同学讨论、阅读书籍,甚至调动自己平时的积累,不同
6、样能达到目的吗?这样的收集同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能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而且,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生根本无法通过网络收集资料。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尽可能地给予一些书面或口头,文字或音像等辅助学生学习的必要的资料,才是最重要的。 可见,收集资料并非指导学习的唯一途径,它也不应该是盲目的、无范围的,它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首先,教学前,教师应总体把握全书,要整体思考本册书有哪些资料值得收集。其中,哪些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询问他人就能解决,哪些资料必须通过查阅文字、进行实验才能获得,哪些资料是教
7、学必须拥有,但学生收集有困难,可由教师去查询……切忌什么资料都收集,什么资料都可以。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合,学会迁移。各学科的收集任务,无疑增加了学生、家庭,包括教师自己的“工作量”。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迁移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还能增强学科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对学生来说,收集后最重要的是选取最有价值即最贴近本课内容的资料进行学习。这不仅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的收集才最有价值。 第三,教
8、师要积极参与资料的收集、交流、整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积累,又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大家在共同研究,分享资源。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