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

ID:55809334

大小:927.8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03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_第1页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_第2页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_第3页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_第4页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1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an.,2014第34卷第1期Joum~ofTianshuiNormMUnive~iVo1.34No.1杜甫陇右诗《石龛》今地考析_兼论“仇池草堂”与《仇池》诗张希仁(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杜甫陇右纪行诗《石龛》的地理位置,“旧注”寥寥无几。考察确认:今甘肃西和石峡镇石峡村西山的“八峰崖石龛”为杜甫笔下的“石龛”。但杜甫只去了“石龛下”,而未去“石龛”。通过对前往八峰崖石窟道路的考察,找到了杜甫能“驱车石龛下”的道路,即由高河口进入,经石坝、刘河、真武、曹家湾梁、关坝、喜集、灯塔,到寺儿湾之路;通过对八峰石龛下寺

2、儿湾“吉祥寺”遗存的考察,找到了杜甫走这条路的真正原因,拂去了诗意与八峰石龛环境位置相抵牾的疑云。论述了《石龛》诗与“仇池草堂”、《仇池》诗的关系,认为:《石龛》诗破解了诗圣专程寻访仇池的密码,也找出了诗圣寓居仇池山下飞龙峡东端灯塔村的证据,其《仇池》诗是在飞龙峡所写,属纪行诗。关键词:八峰石龛;飞龙峡;灯塔村;寺儿湾;吉祥寺;仇池草堂;《仇池》诗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2014)01—0067—08乾元二年(759)十月末,流寓秦州的杜甫由于鳙jf蓿不给,生计艰难,便向“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的南州(即同

3、谷县)举家迁徙。在迁徙途中写下了著名的《石龛》诗:“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蜕。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苦云直杆尽,无以充提携。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在此笔者不言其他,只就《石龛》今地及“仇池草堂”略述管见。杜甫《石龛》诗的地理位置,“旧注”寥若晨星,图1石峡八峰崖石龛。亦名峰腰石龛只有《方舆胜览·卷七十·同庆府·山川》一种说《石龛》诗的关系,亦未附杜公诗。法:“石龛,在成州近境。杜甫诗:‘熊罴咆我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朱绣梓编撰的《民东⋯⋯’。”川此说显然谬之甚远,因为杜公在

4、其后的国西和县志》才对“石龛”的地理方位有了明确说《积草岭》一诗中说“卜居尚百里”,是说“积草岭”法:“峰腰石龛,在县南八十里,八峰排列,松柏到同谷尚有百里之遥,石龛比积草岭更远,自然要苍翠。山腰有石龛一带,龛前栈道悬空,怯者望而超过一百里。其他典籍包括各种杜诗注评,皆无释却步⋯⋯曲崖为龛,深窟作祠,面面有玲珑之观,文,浦二田干脆直言不讳:“亦无考”。《成县志》峰峰有峻峭之态⋯⋯”并附杜工部《石龛》诗。[31亦无载(图1)。但因“峰腰石龛”即“八峰石龛”山高路险,邱大英撰《乾隆西和县志:卷一·古迹寺庙》虽又距石峡街较近,与杜甫《石龛》诗中的一些情景记叙了八峰崖的位置,但未阐明与

5、杜甫《石龛》诗不完全相符。使不少人对它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的关系,日:“八佛崖寺,县东南八十里,在石峡“西和县志办”首先动摇了,在1997年出版的《县关西南,又名八峰崖。”又在《卷一·山川考》中志》中抛弃了《民国志》的说法,把杜公《石龛》日:“八峰崖,县南八十里,峭壁危峰,群山左诗转移到了“双石寺石龛”名下,日:“双石寺石右,松柏苍翠,上产香水”。[21同样没有讲述与杜甫龛,位于县南石峡乡坦途村河西山麓。⋯⋯杜甫路收稿日期:2013一ll一05作者简介:张希仁(1943一),男,甘肃西和人,中共兰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教授。67过此地时所留诗句:‘驱车石龛下’即指此龛。”而在“八

6、峰崖石窟”下,再未附录杜公《石龛诗》。97版的县志编委们没有意识到这一改变给他的《县志》造成了一块“硬伤”。该版《县志》在《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水系·石峡河》条下引述《水经注》解释“龙门水”时,日:“⋯⋯又南迳龙门戍(坦途关)东,⋯⋯”。这里将“龙门戍”(即龙门镇)定在了坦途关,同时西和县政府又在坦途关村头立下了杜甫《龙门镇》诗石碑。但却在《第五编第六章第一节·石窟》条下又日:“双石寺石龛,图2石峡八峰全景远眺(为坐东向西图),石龛位于县南石峡乡坦途村河西山麓。⋯⋯杜甫路过时在左第二峰腰。八峰前为寺儿沟所留诗句⋯⋯。”又把《石龛》确定在此。也就是诗。’遗址在今甘肃西和县南八十里石

7、峡公社西山说,坦途村既是“龙门镇”,又是“石龛”。显然,上,又名八峰石龛。”还有学者对此论坚信不疑,这是谬之又谬,为《县志》留下了一块明显“伤果断指出:“石龛:即八峰崖石窟,在今甘肃西和疤”。县城东南32公里处,位于石峡镇西侧山岭之中,由于最有发言权的西和县方志工作者首先否定与仇池山相望。”但有些学者仍存疑虑,并不支持了原《县志》的提法,弄得外地杜诗地名研究者此说。有位成县学者上了八峰崖后,便大声疾呼:无所适从,山东大学宋开玉在无法分辨真假的情况“这么高的山,杜甫一家能上得去吗?”事实上,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