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764541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6
《人类的老师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连连看二、教学新授(一)读题导入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事物之间联系的科学小品文——(读题)2、课题质疑: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有没有产生什么问题?3、解疑: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读一读文中的这句话?小结:人类的“老师”实际就是自然界中的——(板书:种种生物)把这句话画出来。瞧,正因为这位老师有着特殊的含义,所以在题目中加了“引号”。(再读题)(二)检查预习1、课文中有许多难读的生字和长句子,通过预习,你会了吗?1)检查词句,指导读好“薄壳结构”,这是科学术语,
2、建筑学上的专用词。2)这个词还会读吗?(出示“机翼”)引出长句子。A、齐读读句中的生词“机毁人亡”“惨祸”B、指名读长句子。听了她的朗读,你知道经常发生什么现象?C、出示现象(红色)读连贯。指名读。D、点击生字“祸”,说说书写时注意什么?还有个词叫“天灾人祸”所以这个“祸”字下是个“人”。E、打开《习字册》描一描、写一写。2、过渡:看来同学们的预习还是下了一定的功夫,下面再考考你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人类的老师是种种生物,那种种生物都有谁?1)下面请同学们合作将课文分自然段大声地朗读。指名回答(点击出示)3、不知道各位还想不想玩
3、词语连连看,相信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肯定发现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快速浏览,准备游戏。1)汇报,说说理由2)“机翼”和谁连一连?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和小鸟相连的是谁,和蚊子、苍蝇等相连的是谁?4、过渡:刚才玩连连看的时候,我们发现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中介绍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是太容易说清,下面我们去看看第三自然段究竟讲了什么?默读1)第三自然段中讲了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出示句式)2)交流3)现在谁能将这三种联系一次性说完整(指名说)小结:这么复杂的联系,当我们先理清了层次之后,(点击层次)知道了每一层的意思,
4、将每层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5、过渡:第四、五自然段没有第三自然段这么复杂,在文中都能找到句子来说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1)第四自然段,指名说一说。2)第五自然段呢?小结:这两句话其实就是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像这样的句子就叫(中心句),有时我们可以通过找中心句的方法将这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3)读中心句,记住这种好方法。6、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理清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把“种种生物”称作“人类的老师吗”?1)有种科学就是介绍人们如何根据种种生物进行发
5、明创造的?这种科学就是——(板书:仿生学,齐读)出示仿生学的定义2)如此深奥的科学知识,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就能让我们读懂,那这些例子的详略安排又是如何呢?让我们再来一次连连看。总结:恰当的例子,有详有略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仿生学。为了将科学知识介绍的准确,作者用了许多科学术语,这些科学术语如何理解,下节课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学习,同时请同学课后收集一些仿生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复习上节课的词语:省料颤抖机翼潜水艇薄壳结构某些坦克轮船越野汽车建筑物均匀重点读:薄壳结构2、课文中的科学术语比较多
6、,除了“薄壳结构”还有哪个词?(流线体)3、你发现这两个词上都有什么?(引号)因为这是特定词语,只能这样说,所以得加上引号。过渡:理解这两个科学术语并不难,联系上下文就能理解了。4、理解“薄壳结构”1)理解“薄壳结构”,自由读第5自然段,说说薄壳结构的特点。(指名“均匀地分散”)2)还有一个词准确地介绍了“薄壳结构”运用的范围,她运用在建筑物的—(屋顶)3)小结:作者用词多准确呀,除了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运用了薄壳结构,还有(出示图片)悉尼歌剧院、水立方,这些建筑物的屋顶都用了——(薄壳结构),难怪“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引
7、读第7自然段)。5、理解“流线体”1)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你读懂的流线体。2)理解词语,除了文字,课文中的插图也能帮助我们理解。3)(出示图片),看了这个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流线体”。指名说:前……后……,像这样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的形体就叫——小结:仿生学中还有许多的科学术语,因为它是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通俗易懂才能让大家读的明白。仿生学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运用。下面看看这样的文章。6、出示《蝙蝠和雷达》,根据问题学习文本。你能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吗?7、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我就产生了许
8、多问题,首先文本比较简单,学生一学就懂,该讲什么,其次这是科学小品文,教参中要求“仿生学”不需要讲,那这样的文体我该让学生掌握什么? 熟悉文本后发现,其实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才会引起人类的思考,得以发明创新。因此本节课以寻找事物间联系为主线,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