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第2讲常见的碱 张卉 答案.doc

初三化学 第2讲常见的碱 张卉 答案.doc

ID:55750493

大小:4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2

初三化学 第2讲常见的碱 张卉 答案.doc_第1页
初三化学 第2讲常见的碱 张卉 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 第2讲常见的碱 张卉 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的碱参考答案四、典题探究例1【答案】C【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题,融NaOH与CO2的反应、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考查于同一实验装置中。由图示实验装置,滴入NaOH溶液后,广口瓶中CO2气体被吸收,广口瓶和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试管中刚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例2【答案】(1)C(2)A现象:塑料瓶变瘪了,B现象:鸡蛋进入(或部分进入)瓶中,C现象:气球胀大。ABC(3)CO2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消耗了CO2(4)稀酸,冒气泡;CaCl2溶液(含Ca2+或Ba2+的溶液均正确),产生白色沉淀。【解析】本题是对NaOH与CO2反应现象的探究,将化学反应和压强

2、原理相结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装置的创新、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能力。第一组实验中由于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试管中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溶液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进入试管中,液面上升。同理,第二组实验A中塑料瓶在大气压下作用下变瘪,B中熟鸡蛋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中。C中由于烧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胀大。根据CO2的性质,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可能为CO2溶于水或与NaOH发生反应。对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证实,可利用反应产物Na2CO3(实质为CO32-的性质)的性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例3【答案】(1)不正确如果盐酸过量,滴如酚酞也不会变色(2)NaOH+H

3、Cl=NaCl+H2O(3)(以下方法任写一种均可得分)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盐酸过量②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不变红恰好中和③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④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气泡产生恰好中和⑤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⑥取样,加入锌粒等活泼金属无气泡产生恰好中和【解析】本题要求设计实验对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程度(即盐酸加入量的多少)进行判断。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可结合中和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或者主要成分,利用酸碱指示剂或者酸、碱的性质进行中和反应程度的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或者盐酸过量的区别在于中和后溶液的成分和酸碱性不同。显然

4、小娟的结论不正确,五、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1.A 2.B 3.B 4.D 5.A6.B 7.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氢氧化钠8.>红三5:19.碱性蓝色10.(1)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2)①稀盐酸和酚酞②氯化钠氯化钠和碳酸钠HCl+NaOH=NaCl+H2OB档(提升精练)1.C2.B3.D4.D5.B6.D7.(1)⑤(2)①8.(1)节约药品(或便于观察)(2)氢氧根9.Ca(OH)2微溶于水;Ca(OH)2和CaCO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酚酞溶液;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

5、。溶液变为红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猜想正确10.【实验准备】溶液变红CuSO4+2NaOH=Cu(OH)2↓+Na2SO4【反思与评价】(1)①检验Na2CO3②NaHCO3+Ca(OH)2=NaOH+CaCO3↓+H2O(2)丁同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CuSO4溶液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只产生蓝色沉淀,无气泡溶质是Na2CO3和NaOH(3)abdC档(跨越导练)1.B2.C3.D4.A5.C6.B7.(2)①放热。②变小/减小。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或酸碱恰好完全反应8.(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先将乙滴管中的稀硫酸滴

6、入烧杯2中,观察烧杯1中的紫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色。再滴入甲滴管中的水,观察烧杯1中观察烧杯1中的紫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色。(3)NaOH;稀盐酸;第一次为温度升高导致瓶中气压增大,第二次为产生氢气导致气体压强增大。9.(1)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2)答: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纯碱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纯碱溶液的pH。10.(1)熟石灰或消石灰(2)吸水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3)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

7、SO4=Fe2(SO4)3+3H2O(4)NaOH或NaOH和Ca(OH)2(5)2Al+2NaOH+2H2O=2NaAlO2+3H2↑(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