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

ID:55734719

大小:536.43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5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_第1页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_第2页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_第3页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_第4页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何以积怨日深.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哲学》199年第4期(总第58期)当代卦拳立义与人之立魏国何以粼想擎?李三虎一、裂痕日深早在50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就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在文化整体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正在被割裂为两种文化,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正在成为两个语言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这里,他道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深刻矛盾和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并没有因为人们的关注而有所愈合,特别是进人世纪末后10年来,裂痕愈裂愈深了。,“”1994年针对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学终结论(1989年在第25届诺贝尔会,议上曾专门讨论科学终

2、结的问题并于1992年出版了名为《科学终结吗?》一书)的流,:行美国鲁特格尔斯大学物理系教授勒维持和格罗斯出版了《高级迷信学术界的左派及其对科学的责难》一书。该书的主要意图是想向公众揭示在美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对自然科学的敌意,这种故意大部分是由社会学家、文学理论学者等“煽动”造成的。两位科学家尤其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建构主义等的“科学的社会研究”(一种关于科学或技术与社会文化互动整合的新兴综合研究)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这种研究把科学与一般人类活动放在一起加以分析,是降低了科学的优越地位,无异乎是在消解作为中心的科学。勒维特和

3、格罗斯毫不隐晦自己作为科学家的傲慢心态,他们说无论多么天才的社会,,,理论在过去的多少世纪里既没有作出过真正让人信服的解释也没有作出过任何可靠的预测。在他们看来,除了科学的实证和理性方法之外,其他所有方法都是荒谬的。他们的著作一出版自然地招致了许多人文学者的愤怒,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范围广泛的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论争。,,在美国有一本专门探讨文化和政治问题的人文学术刊物《社会文本》它自1978年创刊以来吸收了一批大多接受后现代主义的纽约最有影响的学者、批评家、艺术家和作家。最近几年他们出版了几个专集来讨论生态学、大众文化、后殖民主义

4、和全球重构.。44。,,“”,等问题1996年该刊物针对上述论争开辟了科学之战专栏并发表了纽约大学物理系数学物理学教授索卡尔意在对科学主义或科学方法进行批评的论文《跨越边。:界通向量子引力的变换解释学》20多天后,索卡尔在《法语》杂志上发表了解迷文章(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彻底否定了前面的论文。这当然不是作者观点变得如此之快,只是想试探一下《。原来,索卡尔长期以来对美国流行的“文化研究”深不社会文本》的学术辨别能力,,,,以为然认为这些研究缺乏精确性排除科学和理性与科学方法相去甚远遂写《跨越边界》一文,装出了对科学批判很

5、在行的样子,并假装表达了对《高级迷信》的不满,,和气愤而《社会文本》的编辑们竟然对此一无所知反而认为这篇数学和物理学术语堆砌并随便加以发挥的文章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而这对人文学者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这一学术丑闻一经揭露,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科学界和新闻界的注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论争迅即热闹空前美国法国德国印度比利时等国的报刊纷纷就“索卡尔事件”发表评论。相当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等参加了讨论。有一本题名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屋》业已出版来支持索卡尔的观点,索卡尔本人与法国物理学家布里克曼正在合写

6、《智力的滥用》一书来进一步扩张自。己的观点,。。,然而事情并没有至于此人文学者仍然在奋力抗争1997年初美国职业科学:作家霍根在纷纷扬扬的两种文化论争中推出了《科学的终结科学没落时代面临的知识极。该书的中心论点是以求知为目的的纯科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存在限》一书着并已抵达了自身难以逾越的限度,现有的科学概念框架已是最终的成就。对此,霍根,:;提出了四条理由一是科学的社会支持日益减弱使纯科学陷人艰难的处境二是科学,“”;三是本身的巨大成就使科学家们在科学影响的焦虑中进人保守主义而无所创新,“”;由于实验上越来越困难致使现代科

7、学开始以一种思辨的反经验的反讽科学存在、、“”。四是纯科学已经走上了以不精确有机整体性灵活性等为特征的混杂学之路不管霍根的理由成立与否,但他的反科学情绪却是清晰可见的,从而再次挑起了各国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家)对人文学者的同仇敌汽。也许,在科学方法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远未生根、科学启蒙任重道远的中国,探讨科学主义的危机是一个很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话题。但是,这个话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有过旷日持久的“科玄之争”。在十年动乱期间,不是有张春桥、姚文元和大批御用文人对居里夫人、玻尔、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反法西斯的人文关

8、,,怀事迹反唇相讥吗?1992年在通过长江三峡工程计划时不是也存在着激烈的论争,吗?这一计划的坚定支持者大多为水电工程系统的专家他们对这一工程的技术可行性、环境安全性等充满自信。而反对者大多是非工程类、非水电类专家,尤以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为多。这种分歧不正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