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

ID:21661242

大小:8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_第1页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_第2页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_第3页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_第4页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科学教育何以成为科学主义观念教育    中国的科学教育使受教育者对科学产生了什么样的看法呢?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科学教育使受教育者对科学产生了科学主义的看法。这里我仅以学校科学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不言而喻,学校的科学教育应该体现科学的内涵。科学的内涵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解释层面”就是科学知识部分,“精神层面”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认识和应用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它是科学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要素。正是这几方面的结合,产生了科学知识,确认并解释着自然。然而,科学不止这些。科学对自然的认识成果还可以转化为技术,用

2、来变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器物层面”的科学。而且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一些负效应。了解这点,对于正确地认识科学非常重要。这是科学的“社会层面”。因此,完整的科学教育应该包括这四个层面。完整的科学素养构成也应该包括这四个层面。   上述四个方面不是分离的,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这种紧密联系体现在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具体活动过程之中,全面完整地展示出科学发展的画卷。完善的科学教育就应该向学生展示这样的画卷,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以及科学的四个层面的统一。如此,科学教育就不仅仅单纯向学生灌输现有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现科学研究活动的历史

3、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历史上的科学研究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什么样的科学思想,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发现,创立了什么样的科学理论,并且这些科学理论又是怎样发展和应用的,应用的后果怎样。经过这样的科学教育之后,学生就可在追踪前辈科学家科学研究活动的足迹过程中,从四个层面统一的角度去理解科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与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有将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转化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才能使被教育者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

4、方法、具备科学思想、体会科学精神、领会科学研究和应用的社会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扬科学精神,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   但是,针对上面的教育思想,考察目前我国的科学教育,就可发现存在较大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教材看,文革后,我们的教材编写转向“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按照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原则,选取了经过长期实践筛选、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这对于体现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使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更有效的解决学科内的理论问题很有好处。然而,照此编排的科学知识体系舍弃了科学发展的具体过程,展示的是一个个成熟的、静止的、无疑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知

5、识发展的历史性、渐进性和探索性,从而也就失去了科学研究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以及科学精神的展现。实际上科学知识的创立是一个过程,目前科学各学科课本上所介绍的那些成熟的科学知识是由历史上的科学工作者应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发扬一定的科学精神,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一步完善、演变、发展而来。舍弃这一点对于完善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十分不利。   (2)从教学看,由于现在教科书中的科学知识是一个个确定了的、正确的知识点的结合而非科学发展的历史展现,教学过程成了知识点的传授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本体会不到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会不到课本上的科学知

6、识并非科学工作者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无数前人艰苦探索,经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完善而获得的,是科技应用于社会并受社会推动的结果。这样,学习过程成了被动接受的记忆过程,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努力。结果是,尽管学生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但是没有在了解科学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3)从应试教育看,强化了上述状况。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初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高考、中考考试中得高分成为老师学生的共同愿望。要想得高分就要在运用科学知识解题上下功夫,这几乎成了科学教育的全部。科学教育成了浓缩了的科学知识教育。重科学、轻

7、技术;重科学理论、轻科学实验;重科学知识、轻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重理论难题的解决、轻实际问题的处理。科学教育成了科学教条的教育。科学探索过程和探索方法以及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或受到忽视,或受到压抑甚至窒息。科学知识的记忆成了最高目标,而科学探究的态度、方法、精神等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必然造成科学完整意义的失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不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既影响他们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也影响到他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用科学的观点看问题。   如对于科学实验,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学生所做的实验基本上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