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ID:10645208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_第1页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_第2页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_第3页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_第4页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摘 要: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想,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迷信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倾向。因此,揭示这一倾向的实质和表现并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一、科学主义评析科学主义(Scietism),又称唯科学主义,是源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独尊自然科学、贬低甚至否定非科学主题价值的信念或思想。它认为科学尤其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有价值或唯一有价值的部分,极力主张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推广应用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领

2、域,并以此作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科学化的标志。从历史上看,17世纪的哲学、科学和神学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科学还远远未达到消灭神学、“拯救”人类的高度。因此,源于培根的唯科学主义思想至多是一种倾向,而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形态,是到19世纪初,由孔德及实证主义者完成的。孔德终生的宏愿就是统一科学,依仗自然科学改革社会关系和社会,极力鼓吹科学方法进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所带来的好处。他这种摒弃形而上学、独尊科学的唯科学主义思想,对于20世纪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的唯科学主义思想泛滥的直接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即20世

3、纪初的科学经验主义(又叫统一科学运动),完全否认科学之间的根本差异,企图通过科学方法的综合来统一科学。唯科学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哲学上的典型代表就是逻辑实证主义。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主题处于自然科学之外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亟待将它纳入科学来提高其地位,增强其生存能力。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空前高速发展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与成功令人欢欣鼓舞,又令人陷入恐慌和沉思之中。科学主义受到了尖锐的批评。但是,在当时这些声音毕竟还是微弱的,实证主义思潮仍旧如日中天,科学思想模式仍

4、企图统一天下。正如尼采所指出的,科学发展以乐观主义作为永恒真理,世界的一切皆可认知和穷究,以至乐观主义成了现代文化的根基,科学已在受到它的强烈的妄想的鼓舞下,毫不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因此,到了20世纪60年代,哲学界里又出现了要求将哲学吸收进科学的呼声,国外学术界称之为新科学主义,他们主张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哲学可以归结为某一自然科学,诸如心理学、神经科学,以科学代替哲学。这样,唯科学主义又以一种自然主义的形态延续下来。二、教育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正是由于这种对自然科学的崇拜和信仰,许多人文和社会科学

5、研究者纷纷从自然科学那里套用概念,借鉴研究方法,以期提高自身科学化水平。教育学在其理论发展与建构过程中,历来与哲学、心理学关系密切并且深受其影响:一个是常作为其方法论的指导,一个是其科学化的基础。特别是作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基础的心理学,首先移植了科学主义的这一思维方式,逐步迈上了科学化的道路,从而对教育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研究为了超越纯粹的哲学演绎和通俗的经验思辨,极力汲取自然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试图从形而上学的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完成向经验科学的转变。因而,教育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可以效法

6、自然科学,用分析、精确量化的实证研究范式来解释教育现象,确定教育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并预测未来。于是,量化、实验、观察、控制等研究取向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甚至成为衡量教育研究是否客观、科学的主要指标。有人甚至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实验是教育科学的生命。”教育研究在这种追求科学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矫枉过正,以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沼。它所持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教育活动的本质上,认为教育是类似于自然物的纯粹的客观存在,教育现象等同自然现象一样,是独立于研究者的。因

7、此教育理论必须是中性的,教育科学研究与价值问题无涉,强调把所谓的价值问题还原为事实问题,教育活动是按一定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的内在秩序的支配下运行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对教育事实和规律进行准确无误的客观描述”。2.在方法论上,基于上述的理论假设,主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应于一切科学,包括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中力求纯粹的实证化和数量化,把教育的科学性看成自然科学的实证化和客观性,要求教育科学研究符合科学本身的逻辑,并试图通过测定量的变化,加以统计分析,来说明事物间的内部联系,找出客观规律。3.在认识

8、论上,认为教育研究认识的目的在于知识的获得,在于获得规律性的法则性的客观知识。崇尚经验证实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是知识的典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事物内部确立起环环相扣的因果联系,并形成技术理论和操作性与原则,最终形成对教育活动的控制。三、科学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由于近代数学和自然科学并不是首先从我国发展起来,并且由于我国固有文化教育传统的影响,我国教育研究工作中存在一个普遍的“先天不足”,极度缺乏具有科学精神的实证研究。因此,这种倾向在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