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

ID:55715918

大小:1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6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_第1页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_第2页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_第3页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程晓峰)摘要:《孟子》一书的心性论,是主张人性本善的,而人性本善的具体阐释就是“四端之心”。仁义礼智之“四端”,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到心性的自然生发,都从认识论上说明了人性本善。而《孟子》讲得人性是不同于物性的,人性本善,就是先天的无条件的善,人性之恶是后天自习和社会熏染的结果。由此,《孟子》从道德修养论的角度提出了发现本心至善、到达本心至善的工夫:反求诸己。这也是依靠自觉的道德修养功夫达到人性至善的重要途径。关键词:性善论四端之心反求诸己《孟子》一书反映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

2、战国儒家的思想,到有宋一代,经过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朱熹的发明和倡导后,成为后世学者关心、关注的重要儒家经典。尤其是随着理学的兴起、转折和心学对理学的颠覆,《孟子》一书提出的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断和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事天、立命等发明成为宋明诸儒探讨纠绕的核心话题。那么,《孟子》讲的性善究竟从何而起?又如何论证?作为道德哲学的命题,特别重视现世践履的儒家又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其人性至善的道德境界要求?本文试围绕这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孟子》一书提出人之心性问题是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很大关系的,他在论述自己的仁政思想时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

3、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而且他这样解释何谓“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仁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一段关于四端之心的论述可以说是孟子人性本善之认识论的总纲,他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4、说明了人之性善不是人之所处的外界环境赋予的,而是先天具有应物(事)而发的.这种对别人的心性至善的内发之油然而生恰恰说明了人性善的先天性.这里讲的先天性,指的是脱离了纯自然生物属性的人、也即初一具备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心性之善,只有这样理解才可以摆脱先天性善性恶的纠绕,可以从根本上回击“性无善无恶论”所讲的纯自然属性与物无别的人性,可以从后天修养工夫论上纠正“性恶论”带来的人性修养的误导。同时,人之性善的先天性,还集中反映在这种性善的表现和流露的自然生发性,孟子这里没有正面讲人之性善如何自然而内在悠然而生,而是从反面讲“非所内交于孺子之

5、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后天的社会外在环境对人的心性的熏染和影响。而“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的论述,则全面普遍的对人性做了内在的界定,四端之心不仅是人的心性之原初属性,而且正是因为人之心性具有这种内在的属性,使得人之所以为人,也是这种界定,使得人和物有了本质的而且是在心性上的根本区别,说明了人是有自觉自知能力的,这也为人以后通过自觉修养到达本心至善做好了准备。另外就是四端之心的端如何理解。四端之心是仁义礼智之善的修养的内在涵养,只有有

6、了源头的善端,才可以在以后的人性修养中逐步的完善自己的至善人格,这样看有一个源善是很重要的。只有保证了源头的善的纯粹性,以后的人性修养和自觉自悟才可能纯粹而自然。“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正如人之原初有了完整健全的四体,以后才可以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样,道德的修养也是如此。这也是孟子讲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孟子所讲的性善,具有先天性,普遍性和纯粹性,这是孟子性善论的根本所在,也是他得以立论与其他学派辩驳的基础。这里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孟子的性善是由仁义礼智这些善目来约束和规定的,

7、而他对人性之善的论证又是为了说明他所讲的善就是仁义礼智,这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论证和约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孟子进一步说明了人之向善和人之性善的现实差距和修养工夫,这也是从更深层面讲人与物之别。既然孟子讲人与物有区别,就要讲明这种区别,不仅在于根本心性属性上的差别,更是在此基础上的心性发展方向的区别。孟子明确的讲人是有向善的欲望的,是内心自然发展的需要,这从他反对告子“性犹杞柳”的人性论可以看出。人有向善的欲望还仅仅讲了第一步,孟子重点要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人要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必须从内心自觉上进行道德修养工夫的践履。孟子讲

8、: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用这句话更加形象的点明了,既然人是本性至善的,如何达到至善,不是要靠外在是、社会的道德约束,而是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这里发现至善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