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胃癌患者术后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癌患者术后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F0LF0X方案,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伯、亚叶酸钙和氟尿嚅嚏。对照组采用TPE方案,化疗药物包括顺伯、紫衫醇和氟尿唯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毒副作用、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毒副作用发生如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0%,血小板减少为40%,对照组为24%,72%(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F0LF0X方案化疗
2、效果好,胃癌治愈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生存率高,具有一定的优势。【关键词】胃癌;化疗;奥沙利伯;亚叶酸钙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0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30-02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位于各种肿瘤的前列[1]。笔者对运用不同化疗方案的术后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其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发生、术后2年生存率。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0例术后胃癌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5.5±3.1)岁;II期12例,
3、III期25例,IV期13例。排除化疗禁忌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观察组采用FOLFOX方案具体流程为:奥沙利钳85mg/ni2,静脉注射,第1天;氟尿嚅注400ing/m2,静脉注射,然后600mg/m2,22h持续静脉注射,第1-2天;亚叶酸钙200mg/m2,在注射氟尿«2h前静脉滴注,第1-2天。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用4个疗程。1.2.2对照组采TPE方案具体流程为:紫杉醇135mg/m2,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h,第1天;氟尿嗜嚏5
4、00mg/m2,静脉滴注6-8h,第1-5天;顺伯20mg/m2,静脉滴注2h,第1-5天。4周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1.3评价指标疗效评定按照WHO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持续四周;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持续四周无新的病变;稳定(SD):肿瘤缩小或扩大均未超过50%;进展(PD):肿瘤增大超过50%,新的病灶出现。CR+PR为有效。1.4统计学方法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3.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CR11例,PR8例,SD5例,PD1例
5、,有效率为76%,对照组:CR7例,PR5例,SD11例,PD2例,有效率为48%,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化疗后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为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3两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比较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05)。3讨论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进发性的发展过程,以往研究表明,吸烟、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与胃癌发病有关[2]。就诊时往往因肿瘤侵及临近器官或发生广泛侵润转移而失去手术机会,化疗作为重要手段应用于临床中。对于
6、部分较早发现胃癌的患者,术后仍旧需要化疗预防肿瘤复发或者转移。顺钳由于其费用低、副作用较小、疗效肯定等特点,但是耐药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其临床效果[3]o奥沙利伯是继顺伯和卡伯之后第三代伯类抗癌药,同样通过产生烷化物,从而抑制肿瘤DNA合成及复制,与顺伯相比,奥沙利伯形成的复合物作用更强,且与顺伯无交叉耐药,且与氟尿唆呢有协同作用。亚叶酸钙是氟尿唯噬的生化调节剂,本身无抗癌作用,进入人体内转化为四氢叶酸,强化氟尿嚅嚏抑制DNA合成的能力,提高了疗效且基本不增加毒性。通过分析本组结果,观察组方案虽然产生的神经毒性较高(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主要表现为指端、趾端、口周麻木,反应迟钝),但
7、是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术后生存率更高。综上所述,F0LF0X方案治疗胃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增加术后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杨晓慧.胃癌术后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91-192.⑵陈柏芳.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30-31.[3]尹必俭.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4):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