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

ID:55691395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5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关键词】颅内栓塞摘要"目的】观察病灶定位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采用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确定病灶位置,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为针刺部位;头针组(30例)采用传统的头针运动区和感觉区为针刺部位。针刺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邓)、肾上腺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病灶定位围针组基本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例;头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例;统计结果显示,病灶定位围

2、针组疗效优于头针组(PV005)o两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浆NE、E含量(均P<001),且以病灶定位围针组的作用更明显(P<005或P<00l)o【结论】病灶CT定位围针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浆NE、E含量,从而减轻由于异常释放的NE、E造成的神经元功能障碍及继发性脑损害,使血管扩张、脑循环改善而促进脑组织的代偿能力,故认为病灶CT定位围针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关键词:颅内栓塞/针灸疗法;中风/针灸疗法;肾上腺素/血液;去甲肾上腺素/血液病灶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是我科杨文辉教授首创的一种新疗法:1]。本研究采用病灶定位围针治疗急

3、性期缺血性中风,并与常规头针做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等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按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共收治缺血性中风病人61例。全部病例均为急性期患者,于发病1周内接受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术(MRI)检查并证实有脑梗塞灶者,且病程均在1个月之内。病灶分大、中、小,“大”病灶直径d>4?cm,“小”病灶直径d<2?cm,“中”病灶介于两者之间。瘫痪程度按患者肢、肩、肘、腕、髓、膝、踝六个关节的平均肌力计算,分轻、中、

4、重度,轻度肌力大于4级,重度肌力小于2级,中度介于两者之间。按区组随机法(按研究对象进入试验的时间顺序,将61例病人分为样本含量为4的15个区组,将每一区组内病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为病灶定位围针组(31例)和头针组(30例)。所有病人均为我院针灸科住院病人。正常人组来自本院体检人员,年龄在50〜70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o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略)12治疗方法121病灶定位围针组以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用28〜30号1寸不锈钢毫针,针尖与头部呈30。角刺入,针刺方向均朝向投

5、射区的中心,每间隔2?cm处进一针,得气(以局部有麻、胀感受为度)后以180〜20。次/min的频率捻转2?min,留针期间每间隔5?min行针1次。配穴:肝阳上亢:合谷、太冲、太溪;痰瘀阻络:丰隆、血海;痰热上扰:曲池、丰隆;气虚血瘀:足三里、三阴交;阴虚风动:太溪、太冲。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采用提插与捻转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122头针组取偏瘫对侧头部运动区和感觉区,针具、针刺角度、针刺手法及配穴同病灶定位围针组。疗程:每天1次,30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主穴与配穴同时使用。13血浆儿茶酚胺的检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

6、)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检测法测定。14疗效标准根据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观察其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及金身症状。根据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计算改善百分数(R):R=(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X100%基本痊愈:R381%,6分以下;显效:56%WRV81%;有效:11%WRV56%;无效:RV11%,或病情加重。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临床疗效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经统计学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V005),提示病灶定位围针组疗效优于头针组。22血浆儿茶酚胺的改变表3结果显示,

7、缺血性中风病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Do表4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E、E含量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中风病人经针刺治疗后,可使原来偏高的血浆NE、E含量下降;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V001),说明病灶定位围针组降低血浆NE、E含量比头针组明显。表2两组疗效比较(略)Table2Comparisonoftherapeuticeffectbetweenthetwogroups统计方法:Ridit分析,u=2068,P<005表3中风病人与正常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