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

ID:55672392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2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_第1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_第2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_第3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_第4页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临床探究进展(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421001)[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08)21-0041-02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治疗的首选方法。恢复正常血流和组织水平灌注对于减少AMI心脏事件是关键。然而人们观察到即使解除心外膜阻塞,而心肌却很少或无血流灌注,描述为无复流现象(no-reflowphenomenon,NR)。最初有人在冠状动脉闭

2、塞后再灌注的实验模型上观察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后来有人[1]首先以双核素扫描技术证明无复流也发生于人的AMI再灌注时。1986年Bates等[2]报告冠状动脉造影时无复流与梗塞动脉中异常的前向造影剂充盈缓慢相关联。此后,Wilson、Pomerantz、Feld、Piana、Abbo、Ito和Giris等先后报告无复流现象发生于AML溶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动脉消蚀技术后。随着对NR现象认识的深入,心肌微循环水平的充分再灌注已成为再灌注治疗的焦点。。1.1NR现象的概念一般认为,无复流的定义应采纳Kloner的意见,他描述为:NR现象是指先前堵塞的心外膜冠状动

3、脉开放性重建后部分心肌组织不能灌注的现象;前提是必须先排除心外膜血管病变处及其远端的残留狭窄、解剖病变、栓塞、痉挛等[3]。无复流是影响PCI近期预后和远期心源性死亡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❷1.2发生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复流”的发生率为0.6%〜30%。各家报告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取决于所采用的界定标准和临床背景,无复流发生率在选择性PCI时为0.6%〜3.1%,心肌梗死急诊PCI时高达11%〜30%[4]。❷1.3NR现象的分类2001年Eeckhout根据无复流的具体特征和发生机制,提出无复流分类的建议,即分为:(1)实验性NR:指实验条件下通过制作

4、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的NR,常用特异的心肌染料如碳黑等来显示无复流区,称解剖学的NR(anatomicno-reflow);(2)心肌梗死再灌注NR:在AMI时,经药物和(或)机械性再血管化时产生的NR;(3)血管造影NR(angiographicno-reflow):是指PCI期间产生的NR,血管造影显示前向血流减少但没有远端动脉阻塞的证据[5]。这三种类型无复流之间既有共同联系,又有特征性差别。♦2NR现象的发生机制。尽管人们已经很清楚微血管水平的异常参与了NR现象,但确切的机制不明。许多因素可能促成其发生,而且这些因素在再灌注即刻与再灌注过程中,实验性NR与临床NR

5、中的意义也不尽相同。。2.1内皮的缺血性损伤和心肌细胞水肿Kloner等在缺血的狗的心脏中,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NR区域的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心肌细胞水肿,明显破坏并有区域性膨胀,部分内皮细胞可形成向血管腔内的较大突出,以致造成微血管腔的完全堵塞,直接造成局部灌注缺损。此外,水肿的心肌细胞也可能压迫毛细血管床,导致血流的中断。❷2.2凝血因子聚集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局部沉积,以及局部理化因素激活的血小板介导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等造成微血管腔的堵塞可能为无复流另一发生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活性可显著缩小新西兰大白兔无复流范围,均说明凝血因子聚集在无复流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2.3白细胞趋化

6、实验室研究证明,冠状动脉重建术可导致毛细血管内白细胞快速积聚,这种白细胞粘附积聚多为CD18依赖性的,常以机械性堆积方式堵塞血管内腔,或通过释放氧自由基进一步加剧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而参与无复流的发生过程[6]。因此,以缺乏白细胞的血液实施再灌注或减少动物血白细胞数量,则可有效预防或减低无复流的发生。。2.4微栓塞形成AMI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重建措施后发生无复流现象尚有另一重要病理机制,即粥样硬化斑块碎屑、血凝块、血小板团块对微循环形成的微栓塞。微栓塞现象最常见于静脉移植血管的介入性操作中,在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以及其他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性治疗中亦不少见。

7、目前,介入性操作中滤过和阻挡微栓子的各种新型导管装置已进入临床实用阶段,可通过减少血管内微栓塞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o2.5微循环障碍现已公认,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异常为无复流的核心发病机制。长时间的冠状动脉闭塞后,即使心外膜下血管血流得以重建,也已有相当数量的远端微小血管发生结构破坏。氧自由基及内皮素介导的内皮损伤、内皮损伤造成的内皮源性血管舒张因子合成障碍、血管紧张素II、血栓素介导的毛细血管痉挛以及局部堆积的酸性代谢产物介导的5-羟色胺和细胞毒因子释放等,均参与了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损害[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