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

ID:55661955

大小:504.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3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_第1页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_第2页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_第3页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_第4页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文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沿革水宋志明摘要:哲学家从事哲学思考,离不开语境,也离不开文本。文本是前人留下的思想材料,也是后辈学者实现理论创新的基础。对于同一个文本,处在不同语境中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思想意涵被选择的文本带有明显的时代性。因此在文本处理上要注意区分和把握文本的理论特质。从文本创新的角度说,后辈哲学家对前辈哲学家的文本都是“接着讲”的,他选择何种文本,取决于时代的需要。取决于他从事理论创造的需要。发展中国哲学史研究必须注重方法,掌握必要的知识。关键词:哲学文本;文本的时代性;文本的创新性;中国古代哲学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3—854X(2014)07—0072—06用语境可以解释哲学思想形成的根源性,而用竞有三千多种,原因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文本则可以解释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如果读法。读出不同的思想意涵来。其中有文本的原说语境是哲学思想产生的源,那么,文本可以说是意,也有读者的创意。从解释学来看,原意与创意哲学思想发展的流。哲学家从事哲学思考,离不开是搅在一起的,后人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讲出前人的语境.也离不开文本。在哲学史上,文本是指前人原意,因为他无法回到前人特定的语境中。对于文留下的思想材料。后来的哲学家做出的理论创新,本,既要照着讲,也要接着

3、讲。所谓“照着讲”,绝不是空穴来风.他必须利用前人留下的思想材就是弄清楚文本字面上的意思,不随意曲解,准确料,才能搭建起属于自己的思想世界。如果他不尊地占有思想材料:所谓“接着讲”,就是谋求与前重文本.将陷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窘境,人进行视界交融,发挥创造性思维,讲出新意来,也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创新之处。从这点来看,阅推动哲学的发展。读文本、整理文本、选择文本、诠释文本,乃是推文本只是思想材料,而思想材料不等于思想意动哲学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哲学家所取得的理论涵。哲学家利用文本从事哲学思考,但不必拘泥于思维成果.必须写成文本,才能保存下来并且

4、传给文本。从实质上看,中国哲学史主要是一部“接着后人;后人通过文本获取思想材料,在新的语境中讲”的历史,尽管许多后来的哲学家不愿意承认这做创造性诠释.再取得新的理论思维成果。文本把一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往往有这样一些哲学家,一代接一代的哲学家联系在一起,形成中国哲学不努力掩饰自己哲学思想的创新性,标榜“代圣贤立断发展的长河。言”.自封为道统的继承者。我们千万不能被“夫子自道”所蒙蔽,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一、文本的时代性在中国哲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统。那些标榜道统的人,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而文本作为思想材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是

5、个已。他好像在标榜古人,其实是在标榜他自己。研常量,不会有多大变化;而文本所包含的思想意涵,却是一个变量。对于同一个文本,处在不同语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年度项目境中的读者,会读出不同的思想意涵来,这就是所“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方法新探”(编号:11BZX037)谓“解释学的偏差”。例如,同一本《论语》,注本的阶段性成果。72l江汉论坛究中国哲学史不能迷信道统说,必须贯彻今胜于古情况。分述如下。的历史主义原则。如果以为古代圣贤已经确立了完(1)经学文本。“经学”之“经”,原指订书美的道统。后人不可能超越。怎么会有“哲学发展的线,泛指一切书籍。

6、“经学”一词见于《汉书·史”可言呢?倪宽传》:“见上,语经学。上从之。”在汉代,经在不同的时代,哲学家为了满足时代精神的需学特指经汉儒整理而成的儒家典籍。“经”有了要,会选择不同的文本,作为他从事哲学创造的文“大经大法”的新含义,成为人们必须遵循、不能献依据。文本的变化与语境的变化具有相关性。在违背的信条。《释名·释典艺》上说:“经,径也,不同的语境中。被选择的文本也会不同.而被选择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相传孑L子的文本带有明显的时代性。曾整理古典文献,编定六经,即《诗》、《书》、1.原创期文本《礼》、《乐》、《易》、《春秋》。到汉初

7、,《乐》j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而有失传,只剩下五经。汉以后的儒生在五经的基础文本的历史,目前只能追溯到六经。经孔子整理编上,逐渐扩展为七经、九经乃至十三经。纂成书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汉儒整理经学文本,目的在于满足政治的需《易》、《春秋》,是中国哲学家可以读到的基本文要。出于他们之手的经书,有些有古典文献依据.献,早期哲学家主要利用六经所提供的资源,从事属于“接着讲”:有些则没有古典文献依据,是他哲学理论研究和思想创新。我们在《论语》中,经们托古人之名编写的,属于“自己讲”。在十三经常可以看到孔子对六经资源的开

8、发。如孔子说:中,《周易》被视为第一经典,放在第一部,称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六经之首”。第二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