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论文.pdf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论文.pdf

ID:55643521

大小:268.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2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论文.pdf_第1页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论文.pdf_第2页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卷第3期新余学院学报Vo1.19,NO.32014年6月JOURNALOFXINYUUNIVERSITYJun.2014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王倩(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不仅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山水画的技法,更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周易》意象思想,其有关山水审美观照、审美意象等问题,更是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郭熙在对山水自然的展现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对于技艺在绘画意境中的艺术表现及“心画”意象与聚气修养的思考探讨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他强调从真山真水中见出大象和真意,追求山水画的至高境界,其理论与实

2、践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不可摇撼的地位。关键词:《林泉高致》;天人合一;绘画意境;“心画”意象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54(2014)03—0082—03宋代是中国绘画最为兴旺的时期,而宋代绘画据,尊重自然的本真,追求自然的朴素之美。一方面又以山水画的成就最高。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作强调人观物取象的重要性,人对自然的模写不是简为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关于山水画单的复制、模仿,而是倾注了人的理解、把握、创意、的理论专著,其中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周易》意象思创造。”也就是说,这种易学思想的天人关系是充满想,而其涉及到的有关山水审美的

3、观照、审美意象等生机和情感的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生命世界的高度问题,更是对中国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部文和谐统一。山水画中所体现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学性、绘画艺术性和美学思想性都很高的著作。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更是人生观,其在中国山水画易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朝历代的审美观念中蕴含的是一种人生境界。对于优秀的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它建构了一个充满变化发展绘画作品而言,能使欣赏者印象深刻、难以忘记的原和立象尽意的辩证思想体系,其博大精深的易学之因往往不仅仅是在于技巧,而在于内在境界的高妙。道使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天地人之境界贫乏的作品,即便技法精到,也很

4、难激起欣赏者道”。郭熙《林泉高致》中所蕴含的易学思想和有关的心灵涟漪。审美意象的思考向我们诠释了中国山水画的内在意郭熙非常重视这种“天人合一”关系,在《林泉高蕴,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山水画美学思想。杨守森曾致》中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四可”、“林泉之提出:“绘画的本质应该是:画者通过笔墨色彩、线条心”、“平远”等创作思想,都体现了他对于“天人合构图等,将纷纭的世态物象,予以选择、强化、组合、一”的思考。他的山水画总是能够以一种充盈着无变形,再造出一个含有生命、社会、人生、历史、宇宙限生意的画境,带来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亲和感,使体悟,能够给人以情感感染与心灵启迪的精神空得人们

5、领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间。”绘画绝不是对大自然的直接简单摹写,而是更《林泉高致》中,这种“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主要为强调一种表达意念和传递意图的表意象征功能。体现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及生命精神感悟和宇宙通过主体对自然的全面观察、理解和领悟,“以心观生机隐喻相统一上。郭熙眼中的山水总是充满勃勃物”,体现一种“道”的生机和永恒。生机,与人们的生命共感共振。他提出“身即山川而一、天地人相合的统一关系取之”,就是要求山水画家全身心的融入山水之中,天地人相合也就是指天人合一,这种思想观念对自然山水作直接和多角度的审美观照,以自身的视天地万物为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生命情感体

6、昧山水之意态。天地与人生共通,客体与主体相合,体现出一种人的郭熙在论述自然山水时常将它们作一种拟人化心灵境界与宇宙自然生命的契合。“《周易》天地人的比喻。例如,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他这样说相合的统一观念,一方面强调天地自然的本体论依道:“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收稿日期:2013—10—27作者简介:王倩(1990一),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倩: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易学思想和审美意象表现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中,郭熙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并且把客观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

7、精神。故水得山而世界和经验世界化为心灵世界,从而使得绘画创作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既有韵味又有内涵。为了表达这种超越上去的意也。”自然山水映照进画家的内心,借助主观的丰富境,郭熙提出了“远”的观念,具体表现为“三远法”。想象,他将个人情感倾注到山水画当中,使之成为了这实际上也是郭熙提出的中国最早的透视法,在《林画家的性情山水,包含着一种灵动的生命美学思想。泉高致·山水训》中具体记载为:“山有三远,自山下在郭熙的绘画中,山水作为人的精神的载体,处处皆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