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33986
大小:114.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5-21
《营销心理学复习提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论一、营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的历史条件营销心理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应用于广告营销活动,1903年斯科特出版了《广告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的前身。原因:1、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2、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迅速发展,其理论和方法为营销心理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二)心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结合市场营销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日本。(德鲁克)1650年日本三井家族在东京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公司,并为该店制定经营原则。1900年(250年后)美国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才提出了类似的原则。20世纪初“市场营销”成为大学
2、课程名称。(三)营销心理学的科学化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前——萌芽状态1899年美社会学家韦伯仑的《有闲阶级论》提出了广义的消费概念。(过度消费是人们在炫耀心理支配下激发的)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应用于广告营销活动。1903年斯科特的《广告心理学》系统阐述了商业广告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吸引消费者注意和兴趣。1908年美社会心理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研究的新领域。特点:调查和实验零散。只侧重研究如何促进企业的产品销售。20年代末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角度研究消费心理的趋势逐步形成1920-1930年斯
3、塔奇的《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行为主义”代表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揭示消费者接受广告刺激与产生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研究了推销人员的心理素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后80年代后90年代后二、营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营销或市场营销(Marketing)与推销或销售(Sales)的区别现代营销专家科特勒认为:推销——以产品为中心——由内而外(有什么产品卖什么产品,获得利润)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由外而内(根据消费者需要生产产品,通过不断创造和维持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获取利润)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与交换产品价值,从而让个人与群体得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
4、的一个社会管理过程。现代营销学的核心——消费者需求和欲望的满足(一)营销心理学的构成要素分析营销过程就是营销者将商品生产者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各种销售手段和途径输送到消费者手中,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的过程。营销过程的主要要素、环节和关系:1、营销过程两大构成要素:营销者(营销活动主体)、消费者(营销活动客体)2、营销过程三个环节:生产——销售——消费三环节顺利流转的影响因素:(1)商品的种类及构成因素是否满足消费者需要及满足程度(2)销售方式和手段是否为消费者接受3、营销过程的诸多关系:营销者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经由营销部门的中介而发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营销者与生产者、营销
5、者与营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营销心理学就是对上述要素、环节和关系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营销过程的心理构成要素主要体现方面:营销者心理与行为要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营销手段和媒介的心理效应等。(二)营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营销心理学研究对象:营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第一篇营销者心理第一章营销人员的个体心理第二节营业员的学习、记忆与商品知识三、营销人员的商品知识(一)商品原材料方面的优点(二)商品制造过程的特点(三)商品的使用价值第三节营业员的态度、情感与商品推销一、营销人员的态度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识上的评价
6、、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倾向。二、营销人员的情感与商品推销(一)情绪情感概念情绪是与有机体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二)营销人员的情感照职业的心理要求,营销人员的情感应具备四个方面内容1、要有良好的情感倾向性2、要有深厚的情感3、要有稳定而持久的情感4、要有较高的情感效能第四节营销人员与顾客互动的心理一、营销交往的一般特点(一)交往的肤浅性(二)交往双方的不信任性(三)交往过程的不对等性二、营销交往中的心理特征分析营销交往实质上是双方的心理与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交往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人员
7、的心理倾向。三、营销人员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及特征1、良好的情绪与积极主动性的结合2、高主动性和坏的情绪的结合3、坏的情绪和低的主动性的结合4、好的情绪与低的主动性的结合四、营销人员和消费者心理沟通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特点,营销沟通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以消费者的基本需要为契机,架起买卖双方沟通的桥梁(二)寻找双方的共性,不断地磨合,减少双方之间的心理差异(三)利用“心向”作用原理实现买卖双方的心理沟通第二章中间商心理第一节中间商的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