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途径.pdf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途径.pdf

ID:55613465

大小:85.8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途径.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途径.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镬④~20●1⋯5年●第●●l●3●期⋯(~总⋯第25一3一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及培养途径刘莉刘春玲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小学,湖北荆门448000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决定的作用;对培养语文学科的兴趣、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关键词语文教学注重情感因素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35-01特级教师李吉林曾经说过:“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儿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

2、没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童学习语文必须伴随着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和利用情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感因素的作用,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良好的心理和感情素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对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所教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激起学生内心的发展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

3、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一、把握教师的情感体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一)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

4、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重浪”,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展。(二)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三、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学习(一)进入课文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我们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

5、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情并茂的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头脑中“放电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影”。通过多种感官,使用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把“话”想象成“画”,仿佛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自己就置身于其中,他

6、们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习和参与热情。体验。(三)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二)激活经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此外,还可以采用一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些必要的中介手段,Ll-,~n挂图、

7、投影、多媒体课件及模拟实生的全面发展。验、表演等。但是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的语感。一句话,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教师要用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目,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恰如其分的语言来激励、来引导,让学生乐学、好学。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责任编辑曾卉)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内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