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

ID:55521272

大小:25.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6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1页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2页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3页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谈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生从认数、读数、写数到学习计算,应用题解答以及认识几何图形,都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实物。在教学中,教师应用教具或电教进行教学,能使教学直观形象,但还是有局限性——学生只能当观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适时、适量、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识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谈谈一些体会:一、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在讲授几何概念知识时,要善于让学生多操作学具,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获得

2、知识。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应让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具,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通过动手量一量,从中发现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对边长度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征?接着再让学生用直角三角板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个角是什么角?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自己去发现角和边的特点,从而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归纳出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3、而且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就会记忆忧新,知识掌握得更深刻。二、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要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关键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来源。计算公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因此,教师讲授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应用旧知识的迁移,适时、合理的让学生操作学具。从操作学具中去观察、分析,去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两个形状一样、大小完全相等的梯形拼一拼,想一想能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拼图,很快就能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教师在每

4、个学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操作、观察、思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为了让学生验证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拿出梯形的纸板图形,沿着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分成两个梯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一拼,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发现还是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1)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2)梯形的面积和平

5、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再次发现“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使原来推导的梯形面积公式得到证实。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寓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于学生操作之中,通过拼一拼,剪一剪,再拼一拼学具,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去思考梯形面积与拼成的新图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顺利地推导,并验证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三、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学具操作。教师在教学时,要努力多给学生创造动一动学具的机会,帮助学生从操作学具中,去发现算理、理解算理,达到掌握计算方法。例如:

6、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我们除了应用教具学习例题,让学生从例子皮球图中直观地感知到“先凑十”再相加计算比较简便外。为了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应用,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9个红圆片,代替盒内的9个皮球,放在桌面的左边,再拿出两个黄圆片代替盒外的两个皮球,摆在桌子的右边。要算9加2得多少?怎样移动圆片使9凑成10?学生通过想一想、动一动,理解了先把小数的2分出1,分出的1和大数的9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1得11的“凑十”计算的方法。由于学生的认知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所以,在学生初步得到感性认识后,还必须借助学具的多次操作活动,

7、才能更好地掌握“凑十法”的算理。因此,学习例题,9+3、9+7得多少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学具,从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中来加深理解先凑十再相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有利于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顺利地过渡到抽象地看算式说计算的思考过程。这样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四、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自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适时、适度的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