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

ID:5550003

大小:3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2-18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_第1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_第2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_第3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_第4页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_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七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专题要点】一、《共产党宣言》1条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基础:主要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及亲密合作2主要内容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201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专题七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专题要点】一、《共产党宣言》1条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基础:主要于英

2、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及亲密合作2主要内容(1)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只有同资产阶级的坚决斗争,才能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2)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中的积极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宣称无产阶级将成为历史的掘墓人。(3)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

3、论从空想变为科学,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二、巴黎公社1革命措施:(1)政权建设:废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民选公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2经验教训(1)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生活时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最高成就,以暴力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反映出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2)教训:必须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的无产阶级政党,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4、;应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应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建立温固的经济基础。其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三、俄国十月革命1原因:(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3)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2进程:(1)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3)“七月流血事”使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推翻资产阶级

5、政权,夺取国家权力。(4)1917年11月,全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①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每一个交战国和谈,实现“不割地不赔款”。②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分配给劳动者使用。③选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3十月革命的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剥削制度,劳动人民开始当家作主。(2)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6、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苏俄进入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2目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义务劳动4结果: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五、新经济政策1原因:(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7、2)1921年2月,海军基地发生兵变2内容:(1)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上:解除了对大部分小企业缓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投资开发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依靠经济手段管理。(3)贸易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上:废除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3意义:(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到192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六、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2)斯大

8、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实践(1)优先发展重工业,其资金是农业和手工业。(2)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摆脱粮食供应困难3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4评价:(1)功绩: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