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60206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4
《我对初高中学教学衔接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汤敬鹏(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730070)我校是当地一所生源质量较为薄弱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大都来自本地区,也有少量来自于学校原来所属的企业。当前由于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人口,农村土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我校所处地区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农村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大量当地农业用地被占用,当地农民得当了相当数量的征地补偿款,他们将这些补偿款用于投资,生活比较富裕,但对于其中多数农民家庭而言,由于生活的富裕,他们对子女的学业没有过高的要求,而且家长
2、本身的文化素质并不高,在当地存在明显的市井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氛围使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到位,学习习惯不良,学业不良,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不再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即使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也明显后劲不足,对这些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他们学业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家庭教育失当,他们很早就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学习的习惯,未能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缺少作为高中生应有的文化内涵,学习基础相当薄弱。针对以上特点,在新高一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⒈降低教学入口,采用低起点、小步子
3、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强自信。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设计、还是教学作业设计,都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语言通俗化、教学引入感性化、教学问题分解化、课外作业书本化,学习检测随堂化、简单化。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本身对学习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唯有在起始阶段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才能使他们逐渐找回自信,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业较好的学生,这样处理也能使他们更加自信,从而可以逐渐向更深入的学习迈进。⒉加强阅读及表达训练,让学生在数学阅读
4、中学会自学。数学是一种语言,在数学研究的世界中,大家都使用这种语言,可以说,数学是一种世界语。学习数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化的交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语言阅读的训练,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数学语言的抽象性进一步加强,许多有高抽象度的数学符号被引进,因此,在高一教学中,要通过阅读训练,加强对数学符号、数学语言的理解,我的作法是布置课外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性预习,在预习提纲中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新课中的公式、定理、符号,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并在新课中
5、给出进一步阅读课本的时间,通过组织讨论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这里,有时要借鉴语文课的评讲教学方式,进行逐段、逐句的分析。这样的阅读训练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渐加强,这对他后续学习、终生学习是非常有利的。⒊加强数学教学的文化渗透,让学生在数学文化中激发兴趣。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能撼动人心的,正是它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
6、数学文化,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丰富价值,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产生良好影响。有数学研究者认为“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它能使数学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和情趣,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充满兴趣和乐趣,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具有更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才会有更高的个人价值目标,对自己才会有更高的要求,才会有更强的学
7、习欲望。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加入数学史志教育、数学家人格教育、数学名题趣解等具有数学文化价值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加深学生的文化内涵,为数学教学的深入开展夯实情感基础。⒋适度的课内外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培养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在数学学习中应追求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低起点的教学,不代表低水平的重复,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就必须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探究的元素,但这种探究必须适度,我的做法
8、是借助课本例习题,对课本例习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挖掘,以课本例习题为探究的模板,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采用“请君入瓮”的策略,层层引导,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化,并且使他们逐渐适应以后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内容及综合社会实践课程的学习。案例:“集合的运算”的教学我在进行数学1中“集合的运算”教学时,即是按以上策略进行,以下是教学实录。T:同学们,我们前一节课学习了集合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集合的有关知识。先看一个问题,有如下三个集合:A={高一2班的所有男学生},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