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

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

ID:5544623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3

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_第1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_第2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_第3页
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心得)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论文之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它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向、多角度、多手段和自主学习的发散型教学模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一、重视阅读数学课本方法的指导:  首先交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小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教会学生会读书、读懂书就显得

2、非常重要,为了教会学生读书,我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两点做法来提高学生阅读教学课本的能力;1、边读边划:  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边看、边理解、边动笔,把重点知识、关键词语、解题方法或不懂的例题、难理解的词句,用“圈点”、“勾画”、“标记”等几种符号表示出来,这种阅读方法能强化理解,帮助消化和吸收。例如,在理解“倒数”这一概念时,通过举例、比较和分析,归纳小结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时,再指导学生用边读边划的方法找出这个概念的关键词“乘积是1”、“两个数”,使学生明确互为倒数是有条件的。  2、边读边想:  高年级的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看书的能力,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根

3、据思考题有目的的去阅读数学课本,如我在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以下思考题:  (1)、0.5+1(1/3)-1/4,是化作分数计算还是化作小数计算?为什么?  (2)、1(3/8)+1/4-0.2,是化作分数计算还是化作小数计算?为什么?  这样的指导,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集中,能使学生更快的依据一般原理进行思考。  二、重视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看一个学生是否有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主要看他是否能独立思考问题。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就是教给学生独立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

4、一般应用题的教学,指导学生看条件、想问题、看问题、找条件。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指导学生找关键词句,找单位“1”的量,找对应关系。相遇问题、工程问题等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思考解题方法。此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如:计算题的教学,我总是这样鼓励学生:“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想想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应用题的教学,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从而比较选择出最佳解法。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校六年级(1)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四分之三,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这道题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女生为X人,则男生人数为(3/4)X,列出方程为:  x+(3/4)x=42。  

5、还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42÷(1+3/4)也有学生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由于思考的方法灵活,解法就显得别开生面。  三、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技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对学生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应尽可能的创造实地应用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学习圆、角、分知识以后,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开办小商店”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铅笔、卷笔刀、橡皮擦及玩具等,标上价格,作为商店的货物,由四个小组各选派一名营业员,其他

6、组员做顾客,老师发给做顾客的学生一些钱(一角的、两角的、五角的、一元的),然后去四个商店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中,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秩序井然,个个都购得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而营业员的账目清清楚楚,分文不差。活动结束后,老师就要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过程,并编出应用题。这样把学生组织到游戏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感到自己所学数学知识还不够,还需继续努力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