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40654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渗透的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为达到情感共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效果,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情感的渗透。如是,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达到“善学,师逸而功倍”的效果。 下面试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渗透问题谈几点拙见,意作引玉之举。
2、一、 以教师的真情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情感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才会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目的。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端庄的仪表出现在全体学生面前,给学生以严肃、精神振奋之感,并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其次,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热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受到激励、感到振奋,切忌对学生讽刺挖苦。诚如别林斯基所云:“爱是教学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做下来以平等的
3、态度与学生交朋友。不喜“优”“厌”“差”,真诚给学生信任、鼓励,创设条件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如有一次一个学生碰到一个问题:“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这道判断题,拿不准是对还是错。当时我没有立即作出回答,而是让他自己与同学讨论,再判断。过了一会儿我问:“某某同学刚才的问题解决了吗?”那同学回答说解决了,我又问:“那是对还是错呢?原因呢?”那同学经过讨论不仅回答对了,还把“算理”讲得头头是道。这样以十分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与老师的情感相融,增强求知欲。 二、 钻研教材,把
4、握内涵的情感因素 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以此运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我在教《圆的认识》这一知识是,一开始我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今天是怎样来学校的?(骑自行车),你发现自行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们好奇怪,我趁势问:“你知道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的,这到底是何原因,你想了解其奥妙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以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数学学科的广泛性入手,把那枯燥无味的数学
5、符号、表面形状、公式、法则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我教完《长方体表面积》后,出了这么一道题目“我们这一幢教学楼要安装高12.5米,管口宽6厘米,长12厘米的落水管5根。请你给合计一下大约要多少平方米的白铁皮才能做成?”这样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应该抓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形状美、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我首先做了这样两个实验(先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各
6、一个)(1)先把圆锥装满黄沙往圆柱里倒三次,装满圆柱。(2)再把圆柱里装满红颜色水,往圆锥里装三次,正好倒完。这样反复实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不教自通,从而真正理解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积的联系。 三、 积极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情感总与情景相伴随,为此,我们必须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情感。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
7、积》时,可设问:“你如何进行表面积的计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映强烈,跃跃欲试,争相发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只要把长方体的前面积乘以2,上面面积乘以2,左面面积乘以2,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求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答毕,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可以这样计算,我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分为两组,即上面、前面、左面为一组,把它们的总面积求出来,然后乘以2,就是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因为在长方体中对面的面积相等。”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检验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度,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里。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精
8、心创设问题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产生兴奋点,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积极学习情感的诱发。同时,我们尤其要重视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使学生及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以此作为巩固和深化学生学习情感的内驱力。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那样:“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习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这是因为知识的获取来源于艰苦思考中,学生一旦找到解决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