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

ID:55423768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2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_第1页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_第2页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_第3页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设计----杨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杨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掌握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通过“联系实际,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最早国家、标志、发明成果等基础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2、探究,“联系实际,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来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的巨大进步。辩论:“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充分认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议一议:两次科技革命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认识科技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的介绍,尤其是

3、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诞生。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电力的许多优点,很快取代蒸汽力,成为工厂机器生产的主要动力。第二,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

4、飞速发展。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由于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教法上,学习本课新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相关旧知识。然后指出,这节课要学的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教学可以4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沿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5、、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教学,突破难点。教学方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问题导学、情景教学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识引出课题(2分钟):1.教师出示“瓦特和蒸汽机”的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2.教师板书本课课题。二、目标出示明方向(1分钟):1、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目标:①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②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③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决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作用。2、教师强调,学生

6、识记目标中的关键词。三、自主学习填一填(5分钟):1、教师出示导读提纲,学生阅读教材P124-128内容,思考导读题,教师巡查指导;2、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导读题中的关键词(重要的时间、人物、发明成果等),组长检查,教师引导学生展示,针对学生自学反馈出的问题,组间纠正点评,教师讲解。3、学生归纳整理“我的问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师生交流。四、问题探究议一议(15分钟):探究一:请联系实际,谈一谈本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影响?(小提示:从通讯工具、电器产品、交通工具等方面谈对经济、生活质量

7、、生产或生活方式、活动范围、交往方式、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等产生的影响,结合实际谈二点或三点即可)1、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教师在各组间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小组代表在班上展示;3、教师点评。探究二:辩一辩甲: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应当积极的发展汽车工业。乙: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问题,应当停止发展汽车工业。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当怎么办?说明了什么道理?1、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教师在各组间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小组代表在班上辩论展

8、示;3、教师点评。五、拓展延伸(5分钟):4议一议:两次科技革命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提示:1、科技与经济、社会2、科技、教育、人才3、科学家与科技精神。任选一个角度谈也可。)1、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教师在各组间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小组代表在班上展示;3、教师点评。六、课堂巩固,练一练(12分钟):1、小结,比一比:教师出示归纳梳理的知识点,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分组比赛识记。2、教师出示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