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

ID:55413153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大题-浙师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题1.成为会学习的学生P26简答a.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b.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已有经验技能和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c.具有坚持学习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P29简答a.需要从所教学科内容,一般教学方法和讲授所教课程的特定方法中不断学习b.需要进行反思,提高元知识能力,是日常工作和事物的完成逐渐自动化c.需要培养洞察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d.需要时间,需要再时间中不断地练习反思和再学习e.需要一个过程: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3.遗传、环境

2、与心理发展的关系P36a.遗传在环境对心里发展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b.遗传是心里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啦个体心里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c.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是有环境决定的。但是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征或行为的发生发展,往往依存于这种心理特征或行为的遗传基础4.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40a.连续性与阶段性b.普遍性与多样性c.稳定性与变化性d.主动性与被动性e.方向性与不可逆性5.关于皮叶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46(1)心理发展的因素:a、内因:成熟与平衡b、外因:自然经验与社会经验(2)心理结

3、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6.关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P57a.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b.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c.学习的最佳期限7.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P59简答a.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的思想,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注重儿童的主体作用及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b.教学策略要和学生的能力相匹配(皮亚杰认为,教育让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难一直不能理解而厌倦学习,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在适应学生原有认知发展水平

4、的同时,还应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获得进一步的提高)c.教学要提供学生互动的课堂情境(皮亚杰认为,知识是在学生主体与客体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己构建获得的,维果斯基视发展为各种文化工具的内化)d.教学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皮亚杰强调平衡是儿童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动力,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功能由学习者进行调节和控制)8.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P61a.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婴儿期,此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满足婴儿生理上的需要,发展其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b.自主感对羞怯感和怀疑感(1~3)儿

5、童早期,此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感而客服羞怯和怀疑,体验意志的实现。c.主动感对内疚感(3~6)学前期或游戏棋,此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使儿童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d.勤奋感对自卑感(6~12)第四阶段为学龄期,此阶段只要发展任务是使儿童获得勤奋感和客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e.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第五阶段为青春期,此阶段发展任务是使青少年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f.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成人早期,此阶段发展任务是使青年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

6、实现。g.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成年中期,此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使成年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h.完善感对绝望感(50~死亡)老年期,此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使老年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如何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应用到教育中?1.主动感对内疚感(学前儿童):教师应允许儿童在学校的功课上尽量自己做决定,以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肯定。2.勤奋感对自卑感(小学生):教师应注意和表扬学生的成功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3.自我同一感和同一感混乱(中学生):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如扮演科

7、学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人是如何获得成功的,每一个饰演的人物角色是如何寻找和改变自己的统一性对的,以使学生获得对同一性的正确认识,消除学生的疑惑。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P67(1)皮亚杰主要采用临床法和对偶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2)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2~5)、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10.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P69(1)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2)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2:相对功利主义定向2.习俗水平(

8、9~20岁)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4: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3.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6: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11.儿童记忆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A.偶发记忆: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记忆的目的性较差,在记某些材料的时候往往把一些并不重要的东西记住,而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忘记了,这就是偶发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