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ID:5539406

大小:3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17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1页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2页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3页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4页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有的人一、字音字形臧(zāng)俯(fǔ)有的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有的人一、字音字形臧(zāng)俯(fǔ)摔垮(uǎ)二、词语解释不朽:(精神、功业等)不磨灭。摔垮:推翻。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抬举:看中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三、学常识1.作者简介臧克家(190—2004),现代诗人,东诸城县人。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目睹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这奠定了他以后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1923年入济南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除了新学,开始新诗习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奔赴前方,从事进步化工作。康扎胜利后,国民党

2、发动内战,实施法西斯统治,臧克家写了大量讽刺诗,配合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压迫、争民主的斗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职务。诗人的代表性诗篇,已收入《臧克家诗选》,回忆自己创作的有《诗与生活》,谈自己诗歌创作的有《甘苦寸心知》,另有《臧克家散小说》等。2000年臧克家获得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写作背景《有的人》这首短诗,是作者1949年到北京之后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作者曾多次参加过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活动。作者凭借浓厚的生活经验和痛切的个人感受,酝蓄多年,接着纪念鲁迅逝世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一个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水到渠成,写下

3、了这首诗。四、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指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怎样?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二)结构分析全诗共7个诗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对两种人的生死进行评价。爹二部分(第2-4节)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不同的相反态度。第2节: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截然相反的态度,诗篇摹写了两种人的动作和心理。第3节:写两种人不同的生活目的。第4节:进一步写两种人不同的生活目的,并指出不同的社会作用。第三部分(第-7节)谢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三)整体感知1.重点段落分析第1段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有去壳活着,他

4、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诗中第一个“火”字充满了作者的鄙视和轻蔑,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怀念之情,第二个“火”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2.重点语句点拨(1)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理解:这是高踞于人民之上的反动统治者的形象。他们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任意奴役、宰割人民群众,还无耻地自我标榜多么伟大。(2)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理解: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的革命者形象,含蓄

5、而形象地赞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3)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理解:充分表达了对鲁迅以及像鲁迅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崇敬、爱戴和热烈赞扬。3.主题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结实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必然灭亡的真理。4.写作特色(1)对比的写法诗的每一节都用对比手法写,对比的不是个人,而是两个阶级、两种不同价值的人。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对比烘托,把真面的撑得更高,使正反两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2)反复的手法这首诗用词语的反复,句子的反复

6、充分书写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从而加强了诗的感染力。(3)议论用语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作家调口语入诗,收到了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艺术效果。.问题探究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答:因为作者在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五.拓展体验

7、毛泽东同志称赞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而这首诗却说鲁迅“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应该怎样理解?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小草”与这首诗里所说的“野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没有坚定立场的骑墙派,后者指愿与旧社会同归于尽,一起被革命烈火烧掉,为革命斗争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者。鲁迅说:“我憎恨这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黑暗的社会背景就是“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先生以彻底革命的英雄气概,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回燃烧起。六.后练习解答第一题1.有的人有所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