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

ID:55280606

大小:6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5-0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目标本单元包括2首儿童诗.1篇课文和一个练习。《送给芒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株紫丁香》也是一首儿童诗。诗中用儿童的口吻说话,以一株紫丁香,为寄托,从一个侧面塑造了老师勤奋工作.心牵学生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有趣的发现》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对海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观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体现了达

2、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在练习中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训练和说说写写。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2.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3、朗读课文,能背诵两首儿童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借助课文语言材料,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奉爱心”的美好愿望。2.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课文,能抓住主要画面进行观察。3.借助课文语言材料,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二语第三单元教案主备人:袁树谦总29教学过程修改意见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

4、帮助残疾人。教学重点、难点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2、第三小节的理解。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词卡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Ⅰ1、板书课题,齐读。2、释题: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妇女。二、初读课文。1、朗读课文,找出生字。Ⅱ2、教学生字。生字读音部首笔画组词笔顺盲喜邻野童难忘3、理解词语。词语解词喜滋滋欢喜的样子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欢乐欢喜和快乐童年儿童时代Ⅰ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全国助残

5、日)这一天,各地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心,更好地关心残疾人。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的老人的事。Ⅱ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Ⅲ清波碧清的水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Ⅲ。三、指导书写。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四、当堂巩固。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练习。Ⅳ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什么?1我送蝈蝈2我的心意3我的愿望4我的信心Ⅳ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6、2读读、抄抄生字词教学反思:二语第三单元教案主备人:袁树谦总30教学过程修改意见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Ⅰ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盲喜邻替野童难忘二、合作研讨(一)Ⅱ1、齐读。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二)1、指名读。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

7、(您)(三)1、指定小组齐读。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Ⅲ(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3、出示投影片。(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四)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

8、示的意思更深。)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3、巩固认识“……”省略句。三、总结全文。这首诗通过描写“我”Ⅰ1听写生字词您替领婆婆绿色童年邻居难忘2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Ⅱ指导看图仔细看图,图上有什么人?手上拿着什么?表情怎样?他们在做什么?Ⅲ质疑盲婆婆看不见东西,课文为什么说“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Ⅳ四:当堂巩固。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