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

ID:55273339

大小:479.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2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_第1页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_第2页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_第3页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_第4页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3期科技进步与对策Vl01.32NO.032015年2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b.2015当代创新挑战与范式转换一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评述徐茜,吴彬,姜道奎(1.山东财经大学-T-.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250001)摘要:当前,开放式创新已取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模式,并由此引发了创新思维、创新活动和创新价值的转向。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从概念源起与驱动性、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与价值占有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在分析开放式

2、创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相关建议。关键词:开放式创新;概念源起;创新范式;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价值占有DOI:10.6049/kjjbydc.2014070412中图分类号:F091.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5)03—0001—05言的,后者来自于熊彼特关于创新是由大企业内部力0引言量形成的观点,即探索性发明创造由企业自身完成]。但Chesbrough_3指出,技术领先并不能保证创新成功。在2O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创新对企业来说是一这种技术创新虽然成功却不能为创新者带来盈利的现项专有活动,遵从封闭式创新

3、模式,这种强调内部控制的创新哲学贯穿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始终,曾长期占据象无法用传统创新理论解释,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业界创新的主流形式,并使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然创新范式——开放式创新,认为企业应实现内外创新而,近几年情况却截然相反。例如,苹果虽发明了图像资源流动与交换,并同时打通内外两条市场通道,以实用户界面,但微软却赢得了浏览器市场;EMI公司虽发现有效而持久的创新。明了断层扫描仪,最后的市场赢家却是美国通用电气在信息与网络经济时代,各种腐蚀性因素冲击企公司;Bowmar公司虽最早推出了便携式计算器,但德业的创新边界,知识型员工数量骤增与高流动性、二

4、级州仪器和惠普公司却成为市场主导者;默克虽开发了市场兴起、信息技术使用以及外部思想的可用性等因降低胆固醇的药品,但辉瑞却占领了市场]。随着企业素促使企业边界更加开放,并由此加快了创新资源的创新活动及创新价值的转向,过去强调内部控制的封内外流动]。因此,新经济时代导致创新资源全球化分闭式创新理论已被各种开放式创新理论所代替。在这散、社会学习周期缩短,知识价值悖论成为创新企业面一创新价值再形成过程中,需要对创新活动进行深入临的更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难题,应将知识存量转移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开放式创新理论虽有一些研究,到知识流量上来。Leadbeaterl6进

5、一步将打破企业但较为零散。因此,本文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边界的创新形式分为两类:内向创新和外向创新。前将正在发生转变的创新范式暴露在研究者视野下,既者是指创新资源伴随投资、项目和生产过程,从不同来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源流入企业(众包);后者是指借助某一平台,通过一定1开放式创新概念源起与驱动性研究的联接机制,不断将跨越组织边界的创新参与者纳入进来,创新也随之不断发生演化(类似于创新社区)。1.1概念源起可以说,开放式创新对创新资源的认识打破了传统创开放式创新是针对工业经济时代的封闭式创新而新思维的藩篱,通过对组织边界的突破,将组织内

6、外创收稿日期:2014-09—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630250);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2013SF022);山东财经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13018)作者简介:徐茜(1977一),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员工流动;吴彬(1962),男,山东济南人,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姜道奎(1982一),男,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正新资源统一到一个组织结构与系统

7、中,并使创新来源外部创新资源的加人,并控制整个创新过程。拥有得以扩展[7]。互补性资产的企业会加入到探索性联盟中学习新技1.2驱动性术,以建立新的上下游价值链,或者加入利用性联盟中加倍利用现有的互补性资产。另外,数字化趋势使(1)外部驱动因素。关于开放式创新的外部驱动得系统制造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营销商和经销商建因素,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行业特征和外部技术市立的共同专用资产成为产业竞争胜出的关键。企业为场特征的考察上。不同行业处于从封闭到开放的不同充分利用上游互补性资产的优势地位,会通过创新开位置,一端是完全使用封闭式创新的行业,如军工和飞放性弱化上下

8、游独占性机制,从而优化自身互补性资机制造业;另一端则是完全使用开放式创新的行业,如产价值口。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