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

ID:55201686

大小:8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5-03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_第1页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_第2页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_第3页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_第4页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高三交流材料(不等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列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解答题多为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大多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现实客观事物的数学化,常需构造数列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

2、数学问题来解决。一、考试内容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二、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三、近四年本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分布(江苏卷)年份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2003(9)等差数列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2)数列与二

3、次函数、不等式的综合2004(15)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20)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方程关系.2005(3)等比数列(23)等差数列与不等式关系2006(15)数列与导数关系(21)等差数列与充要条件四、本章常见问题与知识点整理: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定义域为正整数集),一次项的系数为公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为公差的一半,常数项为0.15证明某数列是等差(比)数列,通常利用等差(比)数列的定义加以证明,即证:2、等差数列前n项和Sn、次n项和S2n—Sn、再后n项和S3n

4、—S2n仍成等差数列,且新公差d/=n2d;等比数列前n项和Sn、次n项和S2n—Sn、再后n项和S3n—S2n仍成等比数列,且新公比q/=qn.3、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4、解等差(比)数列有关习题时要注意抓住“基本元”,即将问题转化为首项a1,公差d(或公比q)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去处理。(已知等差或等比数列中的任两项也可用am=an+(m—n)d或am=anqm—n)如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S3=9S13=26求S23

5、的值5、等差数列当首项a1>0且公差d<0时(递减数列),前n项和存在最大值。利用确定n值,即可求得sn的最大值(也可以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或图象解)。等差数列当首项a1<0且公差d>0时(递增数列),前n项和存在最大值。6、遇到数列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的问题应利用7、满足的数列,求通项用累加(消项)法,如: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2n,求an;满足的数列,求通项用累乘(消项)法,如: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2n,求an;若数列{an}满足a1=a,an+1=pan+q(a,p,q为常数)求

6、通项常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如:已知数列{an}中a1=3,an+1=2an+3则可求得an=2n+1。8、求通项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如:-1,7,-13,19,…的an=(-1)n(6n-5);7,77,777,7777,…的(2)公式法:对于等差、等比数列(3)用an与Sn的关系:注意:这是分段函数,需分段考虑,若能合并则必须合并,否则就用分段函数表示。(4)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如:已知求an则可将条件两边取倒数,得是等差数列,从而an=.159、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必须记住几个常见数列前n项和;;(2)分

7、组求和:如:求1+1,,,…,,…的前n项和(注:)(3)裂项法:如求Sn常用的裂项有;;(4)错位相减法:其特点是cn=anbn其中{an}是等差,{bn}是等比如:求和Sn=1+3x+5x2+7x3+……+(2n-1)xn-1注意讨论x,(5)逆序求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就是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来的。如求证:Cn0+3Cn1+5Cn2+…+(2n—1)Cnn=(n+1)2n10、注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分段函数,若公比不是具体的数值,则需分类讨论。如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且S3,S9,S6成等差数列,求q3的值11、中项问题:2和8

8、的等差中项是5,等比中项是±4(这里易漏掉负值);五、数列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1.(2006北京卷)设,则等于(D)(A)(B)(C)(D)2.(2006北京卷)如果-1,a,b,c,-9成等比数列,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