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

ID:55194837

大小:1.39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_第1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_第2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_第3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_第4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微”研究课程内容主题一:微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主题二:微课程及微课研究主题三:微型课题研究授课方式主题交流案例分析主题一:微时代下的教师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开心农场、魔兽世界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神马、木有、真心、伤不起、hold住、酱紫。QQ、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颠覆传统的传播模式,呈现出瞬时性和扁平化等新的特征。人们的交流乃至生存方式在变化!微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一个命题——微时代下的教师如何进行学习和专业成长?一、学习的“去情景化”困境1、“听了未必接受”人们总是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对

2、立的不协调信息,而积极接触与之协调的信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对不协调信息易于排异、歪曲,难以“重构”。2、“接受了未必会用”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个体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需要“做中学”)才能学会。教师在职后学习或培训之后,很难把接受了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二、教师学习方式的改进1、知识信念的获得.2、教学实践的改变3、教育结果的变化讲授先行的传统方式:1→2→3实践先行的改进方式:2→3→1响学习效果的两大因素1、影学习时参与的感官;2、感官参与的程度高低。主题二:微课程及微课研究从微课程谈起微课

3、程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人们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时间上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案例:在路边鼓掌的人一、微课程的内涵及分类微课程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化学习素材。它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教学型微课程: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二是学习型微课程:针对某个主题而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学习内容。2、内容精微课程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个课程节点或学习主题。相对于教学研究的课例,微课内容更加精简;相对于传统的知识、理念

4、学习,微课内容更加精致。3、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可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其实质是教师在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关注微课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主题三:微型课题研究一、内涵所谓微型课题研究,就是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实际而细微的问题为载体,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规范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二、基本理念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促进自身专

5、业成长。三、基本做法问题就是课题;对策就是研究;收获就是成果。四、具体方法1.叙事研究法(1)内涵:以叙事的形式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关注生活的故事和人的内心体验,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2)总体特征先有“想法”:有理念、有观点、有理论然后有“做法”:有实践、有操作、有行动还得有“说法”:把“想法”和“做法”说出来(3)主要形式教育日志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故事心理描述观察记录2.行动研究法(1)内涵所谓行动研究法指的是在教育情景中,学校研修主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经过系统的反思、探究的基础上,

6、采取相应的改进实践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2)基本特征边行动边研究,边研究边行动。边教学边反思,边反思边教学。边反馈边改进,边改进边反馈。案例:教师的PCK成长PCK的要点是:第一,教师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第二,教师应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它是为了有效地传授一门学科所必须拥有的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例:班级管理的CIS策略微时代之下的1、微课程2、微教研3、微课题微课程微论坛微教研“五微一体”行动微课题微讲堂微课程“五层五微”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高校微课程区教

7、师进修学院微课题学校微教研教研组微论坛教师微讲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