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6244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既是不断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技术支撑,也是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注、及时公开财务信息、以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O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实务角度提出和提炼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高校建设信息化作用及现状 信息化是建设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推动高校人才培
2、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的创新,持续性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实现业务流程的梳理、优化及重构,构建完善的大学内部责权体系与管理关系,通过信息系统搭建权力授受体系以合理分配责权,通过数据留痕和信息公开的方式进行权力运行监督,通过数据共享与业务交互提升服务、管理的行政效率。信息化的作用是将现代高校治理体系落实应用,逐步构建起以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及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体系。针对高校信息化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实际技术问题的解决,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扩大,高校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加
3、深,现有的解决方案无法快速捕获变化的问题,需要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对策制定,从而保证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二、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信息不互动,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各高校对信息化缺乏统一的认识与部署,校内部门间对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不同,信息化建设通常作为各部门的一项内部工作开展,导致各部门独立建设,强调了本部门需求,弱化了业务相关部门及用户的需求。由于前期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学校并无统一的公共基础服务平台提供,各部门在开展系统建设时,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也
4、须各自购买,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财务信息传递滞后 高校决策事项需要依靠全面的信息,特别是需要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才能更有助于高校进行决策,但现在财务信息提供的方式往往是由人工对过去发生的经济行为进行统计汇总,再通过部门层层上报,到决策者手中又过了一段时间,由此提供的财务信息均为事后上报,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很低。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财务事项,事前无数据,事中无监管,对以后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执行性,信息滞后也给领导及时做出正确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 专业人员缺乏,技术水平不高 许多高校的财务人员习惯于普
5、通的财务软件,对于新系统新软件的操作怀有抵触情绪,不易接受新生事物,会计电算化的掌握程度较低,而且高校对财务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现有的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都无法将计算机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日常的财务管理中,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种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高校虽然想要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但是却因没有合适的管理人才而难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目标。 三、提升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加强数据沟通,杜绝信息孤岛 高校各个部门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综合体。高校各个部门
6、应该共同合作,统一配合,完善相关的硬件软件环境,建设一个“多合一”的综合系统,目的是为了实现无缝连接进而实现财务数据的高度共享。高校应该建成一个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型校园网络系统,如果说各个部门采用统一商家的系统软件比较困难的话,也可采用不同商家的系统软件,使用专门开发的“数据接口程序”来实现数据共享。 建立跨系统的综合分析平台 建立数据标准化建设工作,在财务数据标准化基础上,实现学生、人事、科研和资产等其他数据的标准化工作。支持大数据的追踪溯源工作,在
7、大数据量的高效及动态间取得平衡,实现财务数据与人员数据、资产数据的多维交叉组合,支持数据的追踪溯源工作,其追踪关系可由知识定义工具进行统一管理。 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业水平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根据高校自身发展情况和业务需要面向全社会招聘合适的人才,使自己的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充实起来。另一方面,高校在招聘合适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分子汇集的优势,在校内积极培养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而且还要鼓励财务人员把业务学习当做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不能止步不前。作为高
8、校管理层,也应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在年初预算时,拨出专门的款项作为会计电算化的用途,对学校相关财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有的财务管理技术水平。 发展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财务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能够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对此,高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加强数据沟通,杜绝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建立跨系统的综合分析平台,支持大数据的追踪溯源工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及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