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

ID:5515042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_第1页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_第2页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_第3页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_第4页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的桥梁  【摘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直是教师的“心头病”,是学生的“致命伤”。而放飞学生的“想象”,能够很好地搭建起“平面”和“立体”之间的桥梁,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创造机会,从“建立图形清晰的表象、设计多种练习、加强画图的训练”等诸方面着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教学中得到落实。  【关键词】想象平面立体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

2、描述画出图形等。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大多是在平面和立体图形的教学中进行的。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直是教师的“心头病”,是学生的“致命伤”。在每个年级段的学生作业中,涉及这部分内容的错误率往往很高。  四下:一组由多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也是,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形?  五下:做一个长120分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落水管,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六下:将一根长1米的圆木沿着直径劈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了0.8平方米。原来这根圆木的表面积是多少?  六下:一台压路机

3、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学生的错误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学生不能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多维的世界里,看到的事物都是非平面的,可学生的头脑就是难以将看到的平面与立体“接轨”。  要想架起“平面”和“空间”之间的桥梁,“想象”是关键。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慢慢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  放飞学生的“想象”,搭建起“平面”和“立体”之间的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建立图形清晰的表象,是“想

4、象”的基础  曾经有一位教师在上“圆柱的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实践和想象:将一个长方形以一条边为轴进行快速转动,想一想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虽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进行观察,但由于转动时的不连贯或速度过快,学生很难看出转出的图形是圆柱,只是鉴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猜到了转出的图形是圆柱;可是在回答“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的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就卡壳了……  如果我们将这一环节安排在新授课后的练习中,在学生对圆柱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建立了圆柱的清晰表象后,

5、那就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还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一举多得。  凭空想象,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想象”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清晰的认识之上。  二、设计多种练习,创造”想象”的机会  与空间观念一样,想象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多创设一些能充分进行“想象”的练习题。  在观察中发挥想象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后,教师出示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4分米、3分米的长方体,然后设

6、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这个长方体中,前面那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右边这个面呢?上面的这个面呢?  如果长方体的长慢慢拉长,这个长方体会怎么变呢?用手比画一下。  再将长慢慢缩短,这个长方体会怎么变?  将长缩短至3分米,这时的长方体和原来的有什么不同?特殊在哪里?这时,它的前面是?下面是?  再变,将宽也缩短至3分米。这时的长方体变成什么形状了?它的前面是?上面是?左面是?……  通过这样步步深入的想象,学生不但将长方体的“体”与其上的“面”紧紧相连,也将长方体的各种类型串成了一条线,更是加深了对各种类型长方

7、体的面的特征的掌握。  在观察中发挥想象,还可以看着“立体”想象”平面”,看着“平面”想象“立体”。在观察中�l挥想象,由于学生在想象时有一个“观察物体”做依托,可以适当减少想象的难度。  在操作后进行想象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充分地感知和深刻地体验后进行想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生经历了将“正方体剪成平面图,将展开图折成正方体”的操作后,提供材料:6个正方形连在一起的35种图案,让学生想象并判断出哪些图形能拼成正方体?  然后在学生讨论、交流、验证得出11种正方体的展开图后,再安排一

8、个“看格言,想位置”的活动,就是将几句6字格言写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上,然后根据一个面的确切位置而确认其他各个面的位置。  如“玉不琢不成器”,“琢”在上面,那么下面是什么字?“器”在哪一面上?  “知识就是力量”,“就”在前面,“识”在哪一面上?左面是什么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