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

ID:5512897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_第1页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_第2页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_第3页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_第4页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  摘要: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淮南子》是黄老道家政治哲学的典范性作品。《淮南子》以其宏阔的视野,在汉初黄老政治实践的基础之上,以道家哲学为根基,以“道”、“因”、“权”、“义”四个观念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圆融、自洽的政治哲学系统,并在回溯道家哲学的历史资源和回应现实政治问题两个方面都作出了难能可贵的尝试。《淮南子》的政治哲学逻辑连贯、完整,并非像通常论者所认为的杂家的特点或存在着自身的矛盾,深入研究《淮南子》政治哲学思想,能够对道家政治哲学的现实展开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道;因;权;义;混

2、冥;《淮南子》;政治哲学  基金项目:贵阳孔学堂年度项目“历代阳明祠与阳明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B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01-0084-11  引言:作为黄老道家政治哲学典范的《淮南子》  《淮南子》一书的编撰,与汉初黄老之学盛行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汉初黄老学的集大成之作。因其所涉及内容广泛,通常是以杂家称之。然高诱却明白地指出了该书的基本倾向乃是道家,“其旨近《老子》。澹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

3、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淮南子》是以道家思想为纲,兼摄儒、墨、阴阳、名、法等诸家,将道家的观念融入到了对于现实事务的处理和把握之中,这与作为全书总纲性质的《要略》里面的说法也是符合的,“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沉浮。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因此,《淮南子》的写作遵循“纲纪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的原则。这样的一种理论旨趣和抱负,很明显与刘安作为宗室的政治立场以及黄老之学盛行的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在《要略》中,作者明确地把《淮南子》称为“刘氏之书”,“若刘氏之书,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制,度形而施

4、宜。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风,以储与扈冶。玄眇之中,精摇靡览,弃其畛挈,斟其淑静,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拘系牵连之物,而不与世推移也”。《淮南子》的政治意图非常明显,故刘安在撰成之后,即将此书献给了汉武帝。  虽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黄老的政治地位因为汉武帝的“表彰六经”而终结,但是黄老道家政治架构的努力还是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我们从中国社会演变的基本事实来考察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脉络,那么将秦汉以来的哲学传统视为政治哲学应不为过①。秦代的法家哲学,汉初的黄老之学,汉武帝之后的儒家哲学,可视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发展的接续,最

5、后儒家哲学取代了黄老之学以及之前的法家哲学,成为政治哲学中的一统,奠定了整个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基本特质,这是由思想与社会的需求关系决定的。  一�N思想形态,它要成为政治哲学,就必须要回应社会政治的现实问题。从黄老之学的具体演变来说,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积极回应的努力:从战国晚期开始,阴阳家、法家、墨家、名家、儒家等的观念被不断地吸纳进入道家思想体系,从而成为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方略;同时道家人物不断地出现在现实的政治舞台。在汉初60余年的时间里,黄老之学确实也赢得了政治哲学的基本地位,并以社会发展繁荣的事实,无可置疑地表明了其对于现实社会治理

6、的价值。其间,其政治哲学的理论也得到不断完善。  但是,在汉武帝亲政之后不久,作为政治哲学的黄老之学就退出了政治实践的核心,被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哲学所取代。我们不能说这一取代的过程是偶然的,虽然在某些面向上它确实表现出偶然性,但是,此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儒家一尊的事实,却绝非偶然可以概括。这里就必须要看到哲学观念的差异性和由此所导致的应对社会现实的差异性。道家哲学原本所指向的乃是个体精神的提升与超越,强调的是一种超越现实存在的永恒价值,用庄子的话来说,这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可是,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它就必须处理现实的社会问题,提出诸种解

7、决方式,换而言之,这个时候它又必须是面向社会的当下存在,并且是深入其里的。而显然,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距离。反之,儒家哲学原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再加上至汉武帝时代,社会民生已非汉初之凋敝,故一味地清静无为、修养生息,自然也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在这样的状态下,黄老之学被取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作为政治哲学的黄老之学就此离开了政治舞台,但这并不表明黄老之学对于现实的政治毫无意义,至少,在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它已然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如果从黄老政治哲学的现实努力来说,如前所言,《淮南子》应该是黄老道家在政治哲学架构上的最为典范的作品,从《淮南子》我们可以看到一

8、种作为政治哲学形态的道家哲学,以及一种建立在道家哲学基础上的典范性的政治哲学形态。  一、“道以无有为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