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077553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6
《《4古诗两首》教案(两课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分析】《春晓》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孟浩然。作者先写早晨的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村居》是清代文人高鼎所作。从题目可知诗的内容为诗人在乡村的所见所感。这是一首风筝诗,描写了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快乐地放风筝的情景。诗歌就像一幅美丽的通俗画。一年级的小朋友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同学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小朋友来讲难度不大。但应通过多种
2、手段协助同学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同学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认识字词、背诵古诗。【教学难点】 理解意境, 感受春天的美好。【课前准备】 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图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
3、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2.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齐读。学习生字“古、诗、首”。(古诗:泛指古代诗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两首古诗的题目,指名读。(区分“春”“村”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识记生字(1)拼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
4、村、醉、散”的声母。) (2)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古(十+口) 闻(门+耳) 居(尸+古) 童(立+里) 减一减:自—首 舍—古换一换: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亲—童 外—处 4.指名读古诗。(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三、学习《春晓》 1.理解诗题。(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
5、,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3.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圈出来。(鸟、风雨、花)4.理解感悟(1)学习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a.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b.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c.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6、 d.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插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e.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f.指导朗读。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2)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b.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
7、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c.“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d.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e.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
8、春晓》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春天早晨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告诉我们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古”字横要长;“声”字上为“士”字,不是“土”字,应写得上横长、下横短;“多”字上下两部分一样,但要注意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学生写成一左一右,或上下相等;“处”字是半包围结构,要强调“包住”──把捺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